入职已经四个月了,虽然我只是一名小小的施工员,但我想说很多发生在我身上的故事。 七月底来到了渝黔铁路,本来是被分配到了工程部整理内业,但我还是争取分到了现场,一座桥,名为朱家坝道岔大桥。 有时候我遐想着,如果有一天,我独自乘高铁来到了遵义,经过了我管理过的这座桥,我会不会跟陌生的乘客分享我的这些回忆。 作为施工员踏入工地的第一天,感觉并不是很新奇。由于我父亲从事的就是土建行业,小时候很多时间在工地上度过,甚至还无聊到在工地里钻来钻去的。或许是受父亲的影响,从小对建筑行业就很感兴趣,这也是为什么我当时会选择这个专业的原因。大一的时候经历过一次实战,父亲让我在他负责的工地上开票,当时前后两个月都在工地上成长,跟前辈聊天,学做人,学道理,有时候还要挨骂,不过票一张也没弄错,写出去的票真的是值好几百万,最后我拿到了四千块作为工资,那时才发现赚钱其实很不容易,如果再大手大脚的花钱,对以后会有不良的长久影响,所以我需要学学开源节流。大三的时候我又去工地实习了一个月,学的是测量,虽然对仪器的操作不熟练,但是对全站仪原理与使用方法已经很在行了。虽然我有这么多的实战经验,但当我来到朱家坝道岔大桥,才发现我这个工地上的老油条居然首战就败下阵来。 由于我本身是学的房屋建筑,对桥梁是真的不懂,来到工地就被工人瞧不起,甚至还被问起了工资,最后说我的工资都开高了,我当时并没说什么,就听他们在那排斥我,我也不在意这些,毕竟这只是一个不太乐观的开始。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又发现工人根本就不听我的安排,做得差的地方我指出来了他们也不整改,也跟工人吵过架,但最后也还是只能让我师傅出马。我当时就在怀疑我工作的性质了,在房建行业,施工员和劳务队是一起的,工作起来非常容易调动工人,到了这里却是相反的。 劳务队的老板人真的挺好的,但是只要遇到要整改的事情就变脸了,这真是我没想到的,想当初选行业之前,考虑的是技术,现在才知道协调才是入社会之后不能放弃的选择。 现在已经在工地上呆了有一段时间了,不知不觉发现工作上的事情产生了一点微妙的变化了。从当初工人根本不把我放眼里,到现在工人在工作上的一些事情要跟我商量,让他们去做一些事情他们也愿意做了,这些真的也是当时跟他们吵过架之后完全没想到的,当时真以为自己在这个工地上已经搞黄了。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了解和磨合,大家也算相处融洽了,时间有的时候真的是一味解药。 目前,我仍是一名经验不足的管理者,甚至在整理资料方面也有太多要去学习的,我想,这也是我选择这个行业之后应该去努力的方向,我也愿与跟我一样新来的同事,共同奋斗,一起成长!(文/渝黔项目:刘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