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学校,从学生转变为一名公司的职员,身份的转变带来的是压力与责任的并重。经历军训和入职培训,短短的几天已悄然适应了职业人的身份。耳濡目染的前辈们对这里大山的“钟情”,我的第一志愿——雀儿山我来了!忐忑不安的内心没有对温暖家乡的思念,是对未知隧道和工作的担忧,海拔4377米的雪域高原,稀薄的氧气已经让身体出现了高原反应的征兆,然而项目同事的关心,强大的医疗保障,如同家人一样的细心照料,让我倍感温暖。正如这里的前辈们所说的,良好的心态是克服这里恶劣环境的最佳方法,我很认同这一点,如果一个人一开始就败给了自己的内心,那他已经输了。 这里的环境给我的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恶毒的大太阳、奇葩的温度以及变幻莫测的阴雨天,那一座座给人压迫感的大山让人感到自身的渺小。然而自身的力量虽然渺小,可雀儿山项目的前辈们凝成一股劲,扎根在这里,无数个日夜的奋战,才使得隧道有了今天的成绩,又怎能不叫人敬佩?没有城府,是什么说什么,有什么做什么,坦诚相待是这里“山里人”的性格。然而,最让我敬佩和感动的是前辈们“钢钎打不进,人也要扎根”的建设决心。 初来乍到的我,心里有太多的不安,没有接触过隧道修建,不会的东西太多太多,无形中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但是我也知道这些都需要从头开始慢慢学习,什么都不能一口吃成大胖子,导师带徒机制让我们找到了学习的切入点,轮岗工作机制,让我们日后能更全面的成长。今天,让我们抛开过去的荣誉和成果,在这大山中正式启航!(文/雀儿山项目.魏玉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