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南车站主体结构如期封顶
2014年7月13日,经过项目部的精心组织,人民南车站主体结构顺利的如期封顶,标志着人民南施工的战略重点由地上转为地下,开启盖挖逆作地下施工的新篇章。
深圳地铁9号线人民南站地处罗湖区人民南路与建设路之间,北侧毗邻春风路高架桥,南侧紧靠德兴大厦,施工场地狭窄,周边环境复杂,施工难度巨大。车站全长167米,标准段宽18.6米,东端扩大段宽23.1米,西端扩大段宽21.7米。主体结构施工采用盖挖逆作法,围护结构采用地下连续墙加支撑的结构形式。由于施工场地狭小,且地下原存在两孔雨水箱涵,基坑土方开挖及淤泥外运的难度非常大。主体结构顶板分为6段进行施工,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必须对旧箱涵进行破除、排淤。由于深圳市渣土外运管理非常严格,淤泥太稀不允许外运。对此,项目部采用了“干土和稀泥”跳仓开挖的办法,先从中间开始破除旧箱涵,将一端封堵,然后从别处运来大量的干土和淤泥进行搅拌,将淤泥慢慢的往另外一个端头方向挤,并且不断的将水抽出排走,这样一段一段的进行开挖。为保证顶板混凝土浇筑的外观质量和模板的尺寸精度,项目部废弃了简单省事的地模施工方案,采用更加消耗人力、物力和工期但是施工质量较高的短支架加木模板的施工方案。每开挖出一段工作面便马上组织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施工,最后全站167米结构顶板(共6段)于7月13日全部浇筑完毕,顺利的完成了施工节点。
人民南车站主体结构的顺利封顶,有着“承上启下”的重大意义。一方面,为箱涵最终的恢复和通水创造了条件。箱涵的恢复及其回填、路面硬化对于地下土方的开挖、外运及材料场地的布置等都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可以大大提高地下出土及外运的施工效率,从而加快地下三层板的施工进度。另一方面,能够大大的优化施工现场,增大现场可用的场地面积,便于现场的文明施工和争创深圳的“双优工地”,为打响五局品牌创造坚实的基础。(文/朱少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