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团队进行内业资料复核计算  团队进行日常测量放线工作  团队学习软件应用技术 在隧道公司长沙地铁5号线二标五工区项目部,有这样一支年轻的团队,他们和大多测量工作人员一样:战严寒,斗酷暑,为施工生产一线保障做贡献;牢把关,勤沟通,把技术工作和现场的施工有机结合;勤钻研,勇探索,为技术工作找到新突破。对测量放线这项工作,他们践行着“精、细、实”的三字箴言,在施工一线释放着青春的热量。 以全线控制测量为基础,保证全线结构物位置关系正确。 在项目任务重,结构物复杂多变等一系列难题面前,这个年轻的测量团队利用夜间钻研图纸,白天保障施工生产,在工作中理清思路,急现场之所急,忙现场之所忙,优质、高校的完成测量任务。 以内业计算和复核为工作重点,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内业计算体现了测量人员对设计者意图的理解,一个优秀的测量工作者必对设计意图相当了解。年轻的测量小伙子们利用夜间翻阅各种图纸,推算出桩坐标,计算复核各结构物的位置关系及高程,并相互交叉复核,以保证现场使用的计算资料准确无误。 以日常施工测量为保障,为施工现场及时提供技术支持。 每天下班后,他们及时与现场施工人员、技术人员交流沟通,收集第二天需要放样完成的任务,理清工作思路,不打无准备的仗,保障现场的正常施工生产任务。 以技术交底为衔接,保证技术工作的严谨。 每次放样完成以后,他们都会以正式的书面交底给现场的施工人员,桩位如何使用、控制到什么位置、有什么注意事项都罗列的一清二楚,简单直观易懂,便于施工现场使用。 以新软件、新工具为突破,为测量工作提高效率。 如何提高工作效率,是这个团队一直思考的问题。他们利用业余时间,在加强传统测量知识学习以外,还积极钻研新软件、探索使用新工具:南方CASS,提高绘制横断面和计算土方的工作效率;使用卡西欧5800计算器结合道路之星软件,和传统的计算器相比使线路编辑更为简单、方便、直观。 测量放线“精、细、实”,这个年轻的技术团队在测量设备的“三脚架”上一路前行!(文/隧道公司长沙地铁5号线二标五工区项目部:王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