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雷现场指挥挖掘机吊农机 “小康,我们家的农机在农田里出不来了,能不能过来帮下忙搞出来” “老乡,你说什么位置?” “桥墩上编的6号。” “啊,那有点远,我这里的机械设备目前根本抽不开” “那算了吧,我想想别的办法”,老乡无奈的刚要挂电话 “先别急,老乡等我消息”,还没有等老乡反应过来,这边的电话已经挂了,打通了临近工点李雷的电话。 过了个山坡,紧跟在挖掘机后大概十分钟的时间,我们就到了张家排的6号墩,就看到他们左右的指挥,大概十分钟后,老乡的农机终于被吊上来了。默默的递过来一根烟,“又麻烦你们了”,老乡口拙想说什么但却又欲言又止的样子。“先种地吧”,李雷回到。老乡憨笑着,万语千言最后就化作了一句,“好,有空到我家吃饭!”,在乡下,“有空到我家吃饭”这句话绝对不是城里人的客套寒暄,感受到的是老乡满满的真诚。 难得的艳阳天,老乡们忙着春种,对于他们而言,一天都耽误不得,用他们的土话说“就一天的时间,稻苗就成穿出老高,误一天,都影响收成……”可能是出于立场不同的原因,我也默默地算了一笔小账,挖掘机往返20多分钟,帮老乡吊上农机10分钟,挖掘机的机械、人工、油耗且不说,我们是从山体开挖的那边就近调过来的,又有几辆运渣车在等着装车……对于我们而言时间更宝贵,这个“艳阳天”我们更是盼望已久,终于可以不用每天看着“脸色行事”,可以“大展拳脚”,这个半个多小时,我们可以做多少事情,又何止这眼前的一块水田地……当我还在默算的时候,“一切都是按计划进行的吧”工区经理叶金书的一句话打断了我的思路,“领导,你就放心吧。”说完,李雷已经带着挖掘机又回到了那个山包包里。 跟在后面,突然间似乎懂了,为什么老乡卖给别人的土鸡蛋要一块五毛,而我们买来的却是一块二毛。“三毛”的差异是一份感情的积累,对于农民而言,对他们好,他们就质朴地反馈。隧道公司怀邵衡项目在日常特别重视与当地人民之间的鱼水关系,在工程建设需要征地拆迁的方面,一直秉承着“合理拆迁,尊重劳动人民”的指导理念,与当地民众打成一片,有了人民的支持,建设的热情似乎越发蓬勃,建设的意义似乎更接地气,不过肩膀上的担子也似乎更重了些。(文/隧道公司怀邵衡三工区:马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