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繁體中文 | 中建网群 | 办公系统 | 人力资源系统
首页 关于我们 新闻中心 业务领域 和谐企业 人力资源 党的建设 信息公开

新闻中心
重要新闻
公司快讯
最新公告
建筑文苑
集团要闻
首页>> 新闻中心>>公司快讯
梁山好汉之绿野奇兵——记隧道公司中梁山扩容改造项目测量组
发布日期:2016-05-22 字号:[ ]

测量数据现场对施工人员进行交底

项目刚进场时,测量组为了布设控制点,在悬崖边开辟道路的情景

这条红线指引的是工程前进的方向

    素有火炉之称的重庆在五月已是烈日如炎,灼热的阳光肆无忌惮的洒落在中梁山脉,恍若要将其融化一般。但在那刺眼的阳光下,在荆棘丛生的山林中,有这样一支队伍,他们扛着沉重的器材在清晨踏着第一缕阳光出发,翻山越岭,傍晚披一袭月色归来。他们是工程的先行者,是项目的排头兵,他们是隧道公司中梁山扩容改造项目的测量组。

    中梁山脉号称“地质博物馆”,其中有高瓦斯、突水、断层等极其复杂的地质情况,所以工程测量显得尤为重要。作为测量组长的詹铁人经常对部门的人说:“测量是一项务实求真的工作,半点马虎都不行,在测量过程中必须保持数据的原始性,这也是很重要的。为了确保计算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我们得反复核对各个测点的数据是否正确。”詹铁人拥有丰富的工程测量经验,自07年参工以来,先后辗转水绥、老中梁山、一横线项目。现在又再上梁山,担任测量组长,挥洒着自己青春的汗水。

    说起詹铁人,项目部的青年员工都亲切的称呼他为“铁哥”,铁哥整天三点一线,带领着测量组的人员在项目与现场中穿梭。人如其名,拥有不怕苦不怕累的铁人精神。无论严寒酷暑抑或风雨交加,他都依然坚持扛着沉重的测量仪器各个施工点进行实时勘测。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有了路,这句话用在测量组似乎颇为契合。项目初期硬件设备不够完善,测量工作要在山上进行,但杂草丛生的中梁山却连一条小径都没有。为了找到更好的布设控制点,使测量的数据更为准确。在蝉喘雷干的炎夏,铁哥带头披荆斩棘,用木棍在杂草丛生的山腰硬生生开辟出来一条小路。

    徐昕自项目进场以来就一直和铁哥一起,说起铁哥他就竖起大拇指。从初期的山间开路一路披荆斩棘,到现在的每天往返施工现场风雨无阻。刚刚还看到他在山上放线,转瞬间他又在给新来的部门同事讲解图纸和注意事项,他就是这么一个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的人。

穆旺元和付元斌是今年刚毕业的新人,近一年的工地生活磨去了当初在校园的稚嫩与青涩。施工大干期间,项目部全面动员,测量组更是其中的尖刀班。面对枯燥的资料,冗杂的数据,冰冷的仪器,晦涩的图纸,他们没有气馁,没有放弃。有人说初出茅庐就来到中梁山是不幸与幸运并存的。不幸的是,中梁山地质情况复杂施工难度大工期紧任务重,这对于新人来讲无疑是巨大的挑战。幸运的是压力越大,学习到的东西也越多,如果啃下了中梁山这块硬骨头,对于今后的测量施工工作肯定会如鱼得水。

    只有经过炼狱般的磨炼才能拥有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鲜血的手指才能奏出世间的绝唱。“作为工程测量组,我们要核对好每一个数据,为了找到更好的布设点我们必须不遗余力的去翻山越岭。”绿野奇兵们说到此处,都憨厚地笑了笑,仿佛说的是一件稀松平常的事。这一群80、90 年轻人在领导看来是得力干将,同事眼中他们就是团队中的黑马,他们是中梁山上的绿野骑兵。(文/隧道公司中梁山扩容改造项目:曹杰)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隧道公司盾构分公司举行2016年“安全生产月”活动启动仪式
隧道公司徐州地铁项目文化宫站启动基坑开挖动土仪式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帮助中心| 纪检监督举报| 拖欠事项信访投诉受理方式
© Copyright 2017-2020 中建隧道建设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39856号-1 | TEL:023-86817561 传真:023-86817560;023-86817561
地址:重庆市巴南区花溪街道建宏路175号中建大厦 邮编:401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