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繁體中文 | 中建网群 | 办公系统 | 人力资源系统
首页 关于我们 新闻中心 业务领域 和谐企业 人力资源 党的建设 信息公开

新闻中心
重要新闻
公司快讯
最新公告
建筑文苑
集团要闻
首页>> 新闻中心>>重要新闻
【重点工程巡礼】科学施工建超级工程——中建隧道郑万高速铁路项目施工管理侧记
发布日期:2017-10-12 字号:[ ]

  10月10日,人民日报公布了全国36项超级工程,郑万高铁跃然其中。郑万高铁为何入选全国36项超级工程,请随笔者一起走进万州,探秘郑万高铁施工现场。

  郑万高铁被誉为世界高铁领域难度最大、风险最高的铁路!又称之为“地铁式”高铁。重庆段桥隧比高达98.1%,其中最难一段在7标。中建隧道施工郑万高铁7标,项目管段长约35km,占云阳段的半壁江山。隧道5座,桥梁4座,路基0.057km,桥隧比高达99.83%,高出平均值1.73个百分点。

  项目如此之难,给管理带来了极大挑战。如何破题,且看7标怎么应对。

  标准化引领

  “规范就是标准,一定要学规范、懂规范、用规范,抓好标准化建设工作。”进场之初,项目管理团队就提出了标准化建设统领生产施工的思路。

  “首件验收制度一定要严谨,不合格坚决推倒重来。”在太阳湾隧道施工现场,项目部牵头,组织4个工区的经理、总工程师齐聚一起,开展首件验收制度预演,旨在自验合格后再向业主、监理报验,确保一次性验收合格。同时,为推进标准化建设,项目部编制《样板引路管理办法》《首件验收管理办法》《临建工程验收管理办法》等规范制度35项,严格过程管控,切实提升管理水平。

  进场以来,项目部接待业主组织的标准化观摩活动2次近百人。

  专业化组织

  “人员配置一定要满足岗位要求,达到专业标准。”不管是项目部管理人员,还是作业队一线工人,均按照高标准、高规格、高素质配备。在业主单位履约检查中,岗证匹配率达100%,满足了现场施工要求,得到了业主的称赞。

  针对现场施工环境,分别在工艺工法和设备选型上充分考察,充分论证,做到理论与实际,方案与实操的紧密结合。

  大量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如采用新型止水带连接工艺、预埋槽道机械锚固法等,对每一道工序编制符合现场的“秘籍”,提高专业化施工水平。针对隧道施工特点,选用凿岩台车、湿喷机械、钢筋加工机械等大型专业设备,“一对一”解决现场施工难题。

  工厂化加工

  钢筋加工班工人王磊说,“采用钢筋弯曲机加工钢拱架,不仅省时省力还保证质量。”

  材料员小赖讲到,“仅工厂化加工一项,钢筋超耗减少达90%。”

  采取工厂化加工以后,不仅省时省力,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功效,关键是保证了实体质量,降低了质量安全风险,提高了履约能力。云阳电视台走进施工现场,探秘郑万高铁建设,新闻展示了7标项目工厂化加工,流水化作业的生产场景。

  不只是拱架加工,在钢筋焊接、混凝土生产及混凝土构件预制等方面均采用工厂化加工,封闭式管理,集约化生产。并按照铁路专项标准统一建设,统一布置。

  装备化施工

  装备化施工能力是衡量企业发展水平的一个尺度。因此,郑万铁路项目是中建隧道提升市场竞争力,引领力,重点打造的标杆项目,样板工程。

  “三臂凿岩台车替代传统人工钻眼,具备六项优势。一是钻孔速度快;二是单位能耗低;三是超欠挖控制好;四是人员投入少;五是出渣时间短;六是安全性能高。”项目总工程师黄国富高兴地向观摩人员介绍到。相对于人工钻爆,作业人员就能减少80%以上。

  项目部先后引进铁建重工和阿特拉斯两种不同形式全液压三臂凿岩台车,混凝土湿喷机械手,自行式仰拱移动栈桥,自动铺挂防水板台车等设备30台套。下步计划引进衬砌台车配套分仓浇筑及带模注浆设备,移动式高压喷雾除尘装置及移动式养生台架,沟槽附属配置整体移动式沟槽模板等机械化设备,提高装备化施工能力,积累机械化操作经验。

  信息化管控

  现场工人郭玉虎兴奋地讲到,“VR体验馆眼镜一戴,真实的场景就摆在面前,比安全员交代100遍都管用。”

  “扫一扫,看一看,现场信息全知晓。”随着“BIM技术”,“二维码”交底技术,“VR体验馆”安全交底技术及“互联网+”网络技术的普及和应用,“智能化工地”打造得到深化。

  不仅仅局限于安全管控,项目部所有拌和站、试验室均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数据实时监测、动态管控。同时还通过资料信息化系统,实现了路桥隧EBS分解、各项工程形象化实时上传,令项目管理尽在“掌控”。信息化的普及和应用完成了关键信息及时、准确、规范传递,实现了过程信息可追溯性。项目部3#拌合站荣获业主考核先进单位。

  截至目前,郑万铁路18个工点全面开工,施工进入常态化。下一步,围绕业主下达年度工作目标,科学组织,精准管控,安全高效建好郑万铁路超级工程,向党的十九大召开献礼!(文/中建隧道:文笑一、陈觅杭、马晶)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何冬初赴重庆开州管廊项目调研
国家发改委“新型城镇化”调研组点赞中建隧道龙洲湾项目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帮助中心| 纪检监督举报| 拖欠事项信访投诉受理方式
© Copyright 2017-2020 中建隧道建设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39856号-1 | TEL:023-86817561 传真:023-86817560;023-86817561
地址:重庆市巴南区花溪街道建宏路175号中建大厦 邮编:401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