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1日凌晨,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由中建隧道参建的贵州正安至习水高速公路通车仪式在遵义市桐梓县夜郎收费站举行,标志着作为贵州高速公路网“6横7纵8联4环”中的“第1横”——正习高速实现通车试运营。
建设者们经历一千八百多个日夜的深山坚守、近5年的勠力同心,终于结出了丰硕的成果,将起点正安县安场镇、终点习水县温水镇两地之间原本7小时的车程缩短至1.5小时,破除了武陵山与大娄山脉物资流通和经济发展的阻碍,是一条惠及黔北山区13乡镇57村的“幸福之路”。 正习高速公路全长130公里,采用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速度80公里/小时,桥隧比64%,总投资177.92亿元,平均每公里造价超亿元。中建五局承建正习高速7标至14标共8个标段合计40.64km,中建隧道承建第7、8、13、14标段,合计23.07km,桥梁29座、隧道3座,桥隧比75.5%。 项目地处贵州北部山区,工程环境条件差,沿线道路悬挂在悬崖上,路窄、弯急、坡陡。施工材料运输困难,加上项目建设难度大,控制性工程占比多,桃子垭隧道、羊磴特大桥、城隍寺特大桥,占全线控制性工程的30%,其中桃子垭隧道是目前全国在建及已建高速公路埋深最深、地质条件最为复杂的瓦斯隧道,风险极高,高瓦斯突出、采空区、岩溶、堆积危岩体、涌水突泥、高地温、高地应力,被誉为“隧道地质博物馆”。尽管如此,五局人迎难而上,遇山开隧道,见河高架桥,全体人员精心策划,科学组织,坚定目标不动摇,克服种种困难,发扬“高效严谨、精细务实”的优良作风,终于按期完成项目建设任务,为全线顺利通车创造了有利条件,赢得了业主和各级单位的一致好评。 正习高速是贵州省“678”高速公路规划网“一横”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遵义市骨架高速公路规划网中主要组成路。通车后有利于打通黔北地区与外界的互通,惠及沿线千家万户,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为贵州人民谋幸福。(文/正习高速项目:张海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