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繁體中文 | 中建网群 | 办公系统 | 人力资源系统
首页 关于我们 新闻中心 业务领域 和谐企业 人力资源 党的建设 信息公开

新闻中心
重要新闻
公司快讯
最新公告
建筑文苑
集团要闻
首页>> 新闻中心>>公司快讯
“冬日阳光·温暖你我”——公司在行动
发布日期:2013-01-29 字号:[ ]

公司党委书记潘泽球和共青团重庆市委副书记施崇刚给忠县留守儿童献爱心

公司团委给留守儿童制作的爱心卡片,传递公司员工的祝福

公司团委与重庆市青年联合会一道前往国梁镇小学看望留守儿童

孩子们拿着公司赠送的书包,爱不释手

    1月25日,在共青团重庆市委、重庆市青年联合会的共同组织下,公司团委来到重庆大足区国梁镇小学,开展“冬日阳光·温暖你我”关爱活动,为该校50余名留守儿童送去了冬日保暖衣物、课外书籍、文体用品等慰问品。据统计,隧道公司在团市委的号召下,积极参与“冬日阳光·温暖你我”新春关爱活动,先后前往忠县和国梁镇看望当地留守儿童,共捐赠物资2万余元。

    让“寂寞的花朵”绽开笑脸

    接过叔叔阿姨送来的书包、文具盒和笔,忠县忠州镇第二小学的廖鑫山脸上笑开了花。此前他在团市委发放的新年心愿征集表上写到“我需要一个文具盒,因为我没有文具盒,我只要一个文具盒,就够了。”没想到,隧道公司的叔叔阿姨不仅给他带来了新的文具盒,还有书包和笔。

    同样高兴的还有金声乡中心小学的谭林,此前他所写的心愿可让公司筹备物资的小樊费了脑筋:“我想让奶奶的病早点好起来。”小樊通过辅导员联系到了这个特殊的家庭,三个孩子,其中大姐是残疾,全家人仅靠父亲在外打工维持生计,这几年奶奶的风湿病愈发厉害,导致行动不便,让这个原本就脆弱的家庭蒙上了一层霜。为了完成孩子的心愿,小樊多方游走、四处求诊,最终在西南医院的专家指导下,为谭林的奶奶购买了治疗风湿病的药。“奶奶,祝你身体健康!”、“谭林,加油!”公司员工精心准备了祝福卡片,并由团委送到了谭林的手中。

    “我想给我妹妹送一件棉袄,她以前总是穿我剩下的。”

    “我想给爸爸送一件保暖衣,我已经有3年没见着他了。”

    “我想给外婆添置一套新衣服,外婆为我省吃俭用,好多年都没有穿过新衣服了。”

    “我想有一个蛋糕,因为我从来都没有吃过蛋糕。”

    “我想要一个手机,可以随时给爸爸和妈妈打电话。好想听到爸爸妈妈的声音啊,好想听到爸爸妈妈在电话里叫我的名字啊!”

…………

    孩子们一笔一划,牵动着每一位旁观者的内心深处。在他们稚嫩的脸庞,早已见不着那些城市儿童有的顽性,而是从眼神中、举止中所透露出的成熟坚定。在我们一一梳理心愿,并全心全意去实践他们的心愿时,整个内心都变得无比强大,我们在告诫自己,这是一个郑重的使命,一个“社会尊敬”的企业应有的义务和责任:让“寂寞的花朵”绽开笑脸。

    所幸的是,我们做了些努力,贡献了些绵薄。

   “冬日阳光”是一种公开的力量

    共青团重庆市委副书记施崇刚对我们说: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社会性的问题,需要集合社会的力量,坚持以人为本、结对帮扶,在这个问题上履行义务,做大量的工作。“冬日阳光·温暖你我”新春关爱活动具有一种凝结社会力量,聚焦留守儿童的力量。

    在这个聚合的过程中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单位组织加入到了这股力量当中,并自发前往留守儿童所在学校,与他们结对、定期帮扶。与我同行前往忠县的民营企业家梁巨富已经是第四次参与留守儿童关爱活动了,他说:“关爱留守儿童,是我们大家的义务。关注他们,就是关注我们的未来。”这不仅仅代表着民营企业的新航标,更意味着身为央企的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过程中,我送了一本《大姐书记》给一位写着“想要几本课外书籍”的孩子,她抬头问我:“大姐书记是谁?”

    “大姐书记可以教会你成长。”

    “哦,那跟邓老师(忠县忠州镇第二小学老师)一样咯。”

    看着孩子天真的笑脸,我不忍再说下去。返程路上,团市委青工部的陈部长跟我讲:“这些留守孩子需要真正的心灵呵护,解决心理阴霾,引导他们走正途。”我再回想下之前孩子的话,真希望在他们身边能多几个像邓老师这样的好老师。

    以爱为名的句子,在我心谷回响

    顺着一条狭小的乡村道,我们来到了张燕的家。屋里没有通电,附近的邻居帮忙把家里的板凳拿到门外,让我们坐下。张燕跟妹妹坐在团市委施书记和公司潘书记两侧,瘦弱的身体与她俩12岁的年龄极不相符。

    忠县团委书记卢文广在来的路上跟我说明了张燕家庭情况:父亲早年失踪后,母亲狠心将双胞胎姐妹遗弃,家里只剩下奶奶一人拉扯姐妹俩长大,现在奶奶身体抱恙,卧病在床。姐妹俩上学经费由政府资助,而家里的伙食则是由附近的热心邻居轮流提供。这样的情况,实在让人难以想象这些年来姊妹俩所经历的种种。公司团委为张燕家准备了大米、油、汤圆、年画、春联、腊肉、香肠等年货,给姐妹俩准备了新衣服和学习用品。

    为了让她们多一些学习机会,公司还特意为姐妹俩分别准备了不同的几套课外书籍,让她们可以交换着看。看得出妹妹喜欢姐姐书包里的那套《百科全书》,趁我们不注意,张燕将这套书从自己的书包里拿了出来,塞进了妹妹的书包里。

    张燕的奶奶在邻居的搀扶下走出了屋来,81岁高龄的老人说出第一句话便是“感谢政府,感谢中建五局,感谢!”这时,张燕的泪水再也忍不住,她低头不语,任凭眼泪哗啦啦的流了出来。此情此景,那些以爱为名的句子顿时涌上心头,再多的语言也无法抑制住此刻内心的波澜。潘书记把红包送到了两个孩子的手里,摸着她们的脸说:“好好学习!照顾好奶奶!”临走前,张燕和妹妹将我们送到了村口,再远些,那两个单薄的身影让我看的愈发清晰。

    事后,县委副书记陈强对我们说:感谢中建五局对忠县留守儿童的帮助,我代表他们谢谢你。其实,我们应该感谢这次活动,是它让我们知道一个具有社会责任的企业应该做些什么。

    短评:不要让留守儿童的现实太骨感

    一句话,反映出了现在留守儿童的现状:梦想太丰满,现实太骨感。

    我们在不断给他们描绘着一条唯一出路:好好学习,然后进一所好大学,然后成才。可真正环绕他们的内心的是什么?太少有人关注,也极少有人问津。多半的爱心人士匆匆而来,又匆匆离去,对他们来说,这不过是一缸93号油的问题,而对这些孩子们来说,却是对山那头世界的憧憬、念想和希望。

    我们不想用力闯进他们的世界去探知他们的过往,就像在窗户纸上捅了一个洞,留守儿童外表的坚强仍抵不住一些痛处和不完整的回忆。我们只想做好一个叔叔、一个阿姨,甚至是一个有良知的爱心人士,做到我们该做的事。

    幸福是什么?让这些孩子的心愿得到实现,让他们得到更多的关爱,让他们感受到来自社会的温暖……我们能做的,还有很多。

    中途,沙坪坝区团委的曾老师给我打了个电话,说在中梁山项目附近的井口镇有一个农民工子弟小学,希望我们能够去看望下他们。我毫不犹豫便答应了,只是希望这些留守儿童的现实能在我们的帮助下,逐步丰满起来,这也是我们丰满的梦想。(刘昊辰)

 

链接:重庆共青团网报道了隧道公司参加此次新春关爱活动。

http://www.cqyl.org.cn/aspx/default/show.aspx?classid=52&id=9979

链接:中国青年网、少年先锋报、重庆日报、重庆晨报、重庆电视台等媒体持续报道团市委主办的“冬日阳光·温暖你我”活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重庆市团市委城市部部长一行赴公司一横线项目指导工作
一横线项目团支部“青年文明号”创建集体慰问留守儿童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帮助中心| 纪检监督举报| 拖欠事项信访投诉受理方式
© Copyright 2017-2020 中建隧道建设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39856号-1 | TEL:023-86817561 传真:023-86817560;023-86817561
地址:重庆市巴南区花溪街道建宏路175号中建大厦 邮编:401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