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看手机里的日期,已然发现表示月份的那个数字,从7跳到了8,日子标记也已经到了最大值。
把在工地工作学习的过程比喻成登峰,一个月的时间之后,回头还能看见自己出发的地方,不算近但也不足以称为远,而抬头向上看,依旧荆棘密布,树高灌深,并没有登高望远的那种景色。
学习是个连续的过程,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最初到工地,默默记住师傅说的,随身带着笔记本,多听多记,现场就是另一个课程,是我们当前阶段的必修课。每天睁眼起床,带着自己的“课本”去“教室”,乐此不疲。
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在工地首先放正自己的态度,谦虚多问,对自己是有好处的。我们现在正是缺乏理论知识和实践联系起来的那座桥梁。在工地上任何人都是可以是老师,总能在别人身上学到知识。特别是现场一线的施工工人,每个人都有丰富的经验,可能他们的文化水平不是很高,但是他们每个人都是现场的专家。我们需要知道的不仅是施工工艺,也要知道施工原理,二者皆不可少。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去了工地,不可能把以前没接触的东西,没了解的知识,没遇到的问题一下就解决了,不现实,也没有任何的实际意义。自己如果遇到了问题,一定要想办法去解决,而解决办法也很简单,要么自己查资料,要么去问,关键的部分主要是一定要去做。速度快不一定都是好的,有时候像个蜗牛一样一步一步往上爬,收获的东西不一定就少。
注重细节尤其重要,往往细节决定成败。蝴蝶效应是很著名的,一只蝴蝶能引起一场风暴。在工地上,很可能一个小细节会对后面产生很大的影响,不仅对于质量和安全。正如我们进行安全培训时候项目总工所介绍的安全计算,每次大的安全事故都是累积到一定的量才质变爆发的。
到了工地,也是要有自己的目标,望着目标,踏实脚步,事半功倍。有的人说登山过程很重要,有的人认为到顶的快感才是所追求的。我觉得对于现阶段的我们来说,山峰还很高,很多准备工作还没做好。我们现在达不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意境。但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最适合不过了。(文/隧道公司怀邵衡项目二工区:皮宇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