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项目书记韩学斌 谈到隧道公司怀邵衡铁路项目书记韩学斌,我的本能反应就是想到一个下军令只有四个字“攻下城池”,屡屡创下攻城神话的三国蜀汉五虎上将赵子龙。铁路项目施工战线长,最难的事情莫过于征地拆迁,若没有项目书记带领协调“军队”一次次成功“攻城”,那么我们只能自叹“英雄无用武之地”。 自开工来,仅项目三工区房屋征地拆迁就有7000多平米,房屋354间,大小鱼塘43个;加之从开工之日起就影响路基施工的当地 “将军房”、村集体的“太公塘”,让上述征地拆迁成为了工区、项目部乃至市县各级领导都知道的难征拆的“硬骨头”。 “将军房”----庙山村路基填方工程 户主是一位86岁的年迈老人,膝下有二个儿子和二个女儿,其中一个儿子是广州军区某分区司令,新建的二层“洋房”,祖祖辈辈的人都住在这里,对于老人来讲这不仅仅是他的家,更是他眼中的“风水宝地”。2014年11月,工区刚开始组织施工的时候便开始着手改地拆迁,多次去老人家中拜访,但是老人只有一句话“这里是我家”。2015年春节期间韩书记动用了各种关系找来了乡镇干部对老人及其家属进行了年终慰问,仍旧吃了老人的“闭门羹”,连人和东西一同扫地出门。多次的“闭门羹”并没有让书记有丝毫退步,而是把所有的事情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立身躬行、用心感受、换位思考,从老人的角度出发,终于说服老人,在15年10月1日加班加点顺利完成“将军房”拆除,打开庙山村施工作业面。 “太公塘”-----庙山村路基填方工程 称之为“太公塘”,是因为这是庙山村所有村民的共有财产,对于他们而言这不仅仅是个鱼塘,而是曾经养活了一家老小的“饭碗”,书记多次到乡镇做思想工作,当地村民更是“上下一心、口径一致”,无一人“松口”,强烈要求路改桥,并无数次在工点阻工严重影响到路基填筑的施工进度。为此,韩学斌及项目部与县国土局、拆迁办等多方沟通,联系设计院多次到现场进行实际核查,路改桥方案确实不可行,若强行如此只会造成今后的行车隐患。书记考虑到当地村民的诉求,仍旧坚持再请设计院来看看,就这样不知道“请”了多少次,终于制定合理的方案,实现了路改桥,实现了当地村民的“梦”。对此很多人都不理解,红线征地范围内何必如此麻烦,大费周折究竟图什么?但是韩学斌只有一句话:“拓展幸福空间,是国家的目标,更是我们中建的宗旨。” 锲而不舍“问”到底,温暖村民“开”心门 每个鱼塘、每座房屋、每块农田,都有他背后的故事,书记总是说,征地拆迁,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联系政府、业主拆迁办、评估单位衡量价钱,我们更要做的是“深入民心”,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征拆工作顺利推进。 三分部的庙山弃土场是怀邵衡铁路路基施工的瓶颈,进场一直都受到干扰和麻烦,矛盾多、村民想法多,如果2016年还没有突破则直接影响到架梁的顺利通过。这不,韩学斌又在为三工区开始奔波着弃土场征地拆迁的问题,风雨无阻,所有的困难在他眼中都是送“温暖”的最好时机。终于在多次沟通并与村镇拆迁办共同开会商讨后,村民同意配合量地。虽然是阴雨天,但是细心的他早已经备好了一次性的雨衣,并且发到每一个为关心自己家量地的村民手中。事情虽小,但这就是那丝丝的温暖,村民早已经感受到了“真情”。 “韩书记,您不仅仅是怀邵衡铁路项目部的书记,也是我们村民信赖的好书记。”这就是村民对韩学斌的评价,简短却表现出了他们对书记的信任和爱戴。韩学斌在我们心中就是打开我们整个项目作业面的猛将,也是为项目2015年完成产值6.3亿,完成率103%打下了坚实基础的“赵子龙”。(文/隧道公司怀邵衡铁路项目三工区:马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