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激发员工潜能,提高工作绩效,逐步建立公司公平公正的选人用人机制,进而提高公司整体效益。11月27日,中建隧道盾构分公司举行深圳地铁13号线盾构项目经理竞聘。此次竞聘是继盾构分公司机关“全员下岗,竞聘上岗”的第二场变革,邀请了公司副总工程师刘灿,企划人力部(干部人事部)经理李君及盾构分公司领导班子为专家评委,分公司部门正副职为大众评委。共计8名候选人参与竞聘1个岗位。
连续两天,两次竞聘,竞聘的到底是什么?传递出了什么信号? “竞聘”是一条“鲶鱼” “竞聘”是“鲶鱼效应”,对于个人竞聘的是岗位,对于企业竞聘的是精气神、是干事创业激情,让员工通过竞聘上岗,适度竞争,打破舒适区,走出安全区。 竞聘是长期激励与短期激励的结合 短期的激励措施往往与特定的任务相结合,能起直接作用,但是保鲜期短,容易产生依赖性,激励到一定阶段如果不加大分量,将不能获得预期效果,例如某一次的涨薪;长期的激励措施能将员工个人的积极态度与企业长远的发展目标保持一致,且能长期坚持下去,例如竞聘机制。 竞聘的是公平正义 通过笔试、现场演讲、回答问题和近20人的评委团现场打分亮牌的形式,保障了起点公平、过程公平、结果公平。传递出的是公司的诚信体系,“不拘一格降人才”的风格,让项目信得过机关、让员工信得过领导、让人人都有希望。(文/盾构分公司:李军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