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嘉陵江水位上涨

洪水漫过便道

李亚勇(右)在现场抢险

李亚勇
“栈桥有多少物资需要转运?” “大概三千吨。” “我们现在能用上的有多少人?” “55人。” “上!” 受上游强降雨影响,2020年长江5号洪水、嘉陵江2号洪水于8月18日至8月20日通过重庆中心城区,重庆市防汛应急相应由Ⅱ级提升为Ⅰ级,正在施工的礼嘉嘉陵江大桥再次面临超1951以来最高洪峰,嘉陵江水位飞速上涨,迅速超出预警线。 7月26日傍晚,当第一道预警信息扩散到礼嘉嘉陵江项目群,项目经理、党支部书记李亚勇就预感到这次洪峰来势汹汹,于是他紧急召齐项目班子、支部党员立即进行抗洪抢险预演。是预演,也是实战。抗洪抢险小组是早在2018年嘉陵江遭遇20年一遇的洪水时成立的,连续两年抗洪使得小组的抗洪抢险工作早已轻车驾熟,一切工作井然有序地进行。 “老李”和“李经理” “注意!草场电站流量22000m³每秒。”又一条信息在群里炸开了锅。“栈桥还有多少物资需要转运?”李亚勇皱眉问道,“大概三千吨需要装车。”“我们现在能用上的有多少人?”“55人。”“上吧,把能撤的全撤下来。”眼看着水位直逼贝雷梁,李亚勇顾不得动员项目管理人员,带着党员、班子直奔现场,货车还没来只能靠人力搬,李亚勇也成为了“人力货车”中的一员。参与抗洪的杂工里有一位叫刘德均,也认识李亚勇,“老李!”刘德均大喊“你也来抗洪啊?”李亚勇看到刘德均也放慢了脚步好让他赶上来,“是啊,你不是在桥上张拉吗?怎么下来了?”“哎,老板安排的。”刘德均看着李亚勇,觉得今天的“老李”穿得有点正式,之前教他张拉封锚的时候,“老李”穿得可没这么好。“老李,你是不是升官啦?”李亚勇一愣,随即立马反应过来,“是啊,我当选党支部书记了。”刘德均竖起了大拇指,还是“老李”有出息!货车到了,项目能来的管理人员都来齐了,人多了起来,三千吨的物资装车运走后,大家这才看到李亚勇也在现场,“李经理,物资已经转运完了。”“好的,今晚我值班,按排班表来。”在刘德均看着这位“老李”,想着大家说他是项目经理、是“博士”,可这些词是和他印象中的“老李”是沾不上边的,他印象中的“老李”每天比他上班还准时,在工地上,啥活肯干,啥手艺都想学,他还教过“老李”怎样张拉怎样封锚,还和他吐槽过工地热起来太辛苦,他印象里的“老李”怎么也和他们口中的“李经理”“李书记”搭不上边。“放心,我还是‘老李’。”李亚勇望着刘德均出神的样子,“那你都是项目经理了,以后还会来工地上吗?”刘德均问道。“那肯定来啊。”刘德均嘿嘿一笑。 老公和爸爸 “今晚回来吗?”妻子在视频的另一边问道,“不回来啦,辛苦你啦,现场抗洪呢,我得在这儿守着。”李亚勇抚了抚手机屏幕“孩子刚出生,也没见你这么守着……算了算了,我也不埋怨啦,给你炖了汤,一会叫妈妈给你送过来。”“好,你也注意休息!”李亚勇的住处离在建的礼嘉大桥直线距离不到五公里,但李亚勇已经一个多月没有回过家了,上次回家还是看出生的孩子,圆圆糯糯的一个小团子,捧在怀里让他十分愧疚。孩子出生的时候正是礼嘉大桥三角区合龙的关键时期,等他开完专家评审会,妻子已经发了报平安的信息给他,医院离他开会的地方仅仅十分钟的车程。妻子的理解、孩子的降生、肩上的责任感,都成了他誓将大桥修建好的动力和决心,挂了视频,李亚勇打着强光手电走向黑夜深处。 2020年这个特殊年份里,年仅30岁的李亚勇接过了礼嘉嘉陵江大桥项目经理的重任,在疫情突发、工期严峻的条件下,带领全体参建员工迎接大桥连续多次合龙段受力体系转换、与嘉陵江百年一遇的洪峰抢时间,这位985工学博士波澜不惊,稳重求进,逐渐成长为项目“主心骨”,员工的“定心丸”。(周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