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在外吃小面,有件小事颇有意思。 按照习惯,我点了二两小面,没想到味道很惊喜,2两下肚,还意犹未尽。这时,如果再叫一碗吃不完,再来一两是最合适的。而且,小面无所谓浇头,关键是汤底,正好汤底还是现成的,直接再煮一两添上就行。我把我的意图跟老板说,没想到他面露难色,“我们没有一两的”,“你们不是有三两卖吗,我再要二两吃不完,你再给我煮一两就行了,我付你钱”。老板勉强答应。看着他忙碌起来为我煮面,我突然明白过来。在我看来,2两加1两等于3两,但在店家看来,分开煮的2两和1两,意味着更多的成本:更多燃料,更多人工,如果是用餐高峰期,还得付出失去为其他客人服务的机会成本。这样一来,就不难理解老板刚才的反应了。所以说,此三两非彼三两,关键在于看问题的出发点和角度。如果客人和老板都只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问题,估计这生意就做不成了,可见,换位思考多么重要。 工作中,这样的情况也不少。比如,有的同事拿着文件到办公室盖章,因为事出紧急,没来得及走用印流程。根据特事特办的原则,征得施印人口头同意,可以先盖章后补流程。这时候,用印人不乐意了,章都盖了,施印人也同意了,怎么还要补流程呢?很显然,用印人只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问题,没站在施印人的角度,思考制度的严肃性,长此下去,谁还会按制度办事呢?又比如,工作中有分工也有合作,当别人配合你时,你非常高兴,而当别人需要你的配合时,你就不情愿了,这种只从自己角度出发思考问题的工作方式,最终将导致你得不到别人的支持,工作起来自然阻碍重重。 常常想想这三两面,工作中会多一分顺心,生活中会多一分舒心吧。(毛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