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繁體中文 | 中建网群 | 办公系统 | 人力资源系统
首页 关于我们 新闻中心 业务领域 和谐企业 人力资源 党的建设 信息公开

新闻中心
重要新闻
公司快讯
最新公告
建筑文苑
集团要闻
首页>> 新闻中心>>建筑文苑
唏嘛香兰州牛肉拉面
发布日期:2016-09-01 字号:[ ]

火爆的拉面馆

兰州牛肉垃面

    美食,顾名思义就是美味食物,有山珍海味,有街边小吃,不分贵贱的,只要是自己喜欢的,都可以称之为美食。来到重庆之后,心里唯独念念不忘的还是兰州牛肉拉面。

    说起兰州牛肉面,那绝对是天下闻名。究竟怎么好吃,打个比方吧,吃过兰州牛肉面,保证你这一辈子都忘不了那滋味,即使街上随便的一个小店;吃过那个味道,再吃外地的,即使挂了正宗兰州牛肉面的大牌子,即使同样的回民经营,端上来的牛肉面,怎么也吃不出本土的味道。

    兰州人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提着行李去牛肉面馆里吃一碗热腾腾的牛肉面。清代诗人张澍曾这样赞美“马家大爷牛肉面”:“雨过金城关,白马激溜回。几度黄河水,临流此路穷。拉面千丝香,惟独马家爷。美味难再期,回首故乡远。日出念真经,暮落白塔空。焚香自叹息,只盼牛肉面”。

    兰州牛肉面讲究“一清、二白、三红、四绿、五黄”,即牛肉汤色清气香、萝卜片洁白纯净、辣椒油鲜红漂浮、香菜、蒜苗新鲜翠绿、面条柔滑透黄。面条用手工现场拉成,一碗面不到两分钟即可做好,再浇上调好的牛肉面汤、白箩卜片,调上红红的辣椒油、碧绿的蒜苗、香菜,食之令人叫绝。

    兰州牛肉拉面技术,堪称中国一绝。拉面制作在中国流传已久,清代王憺望曾作《兰州牛肉面吟》曰:“兰州拉面天下功,制法来自怀庆府。汤如甘露面似金,一条入口赛神仙。”由此可见兰州拉面制作久负盛名,天下第一之技法。兰州牛肉拉面是技术含量较高的品种,尤其是马家大爷牛肉面,实践性很强,其方法和技巧,用文字表述,您只能看个七八成。其真功夫方法和技巧只能由师傅言传身教,面授机宜,弟子要边悟边学,边悟边练,方能渐入其境界。

    面条根据粗细可分为大宽、宽、细、二细、毛细、韭叶子、桥麦椤等种类。各种形状的面条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不同偏好。男孩子吃“二细”(稍粗),女孩子吃“细”的,中老年人又偏好“韭叶子”和“毛细”(更细的),文化人爱吃“细”的和“韭叶子”,工人农民、军人和猛汉却偏爱“宽”的甚至“大宽”(二指宽、宽裤带)。兰州人吃牛肉面已印入潜意识,少有改变。不同的性格不同的人造就了牛肉面的种种面型,而多样的面型又塑造着兰州人的涵养和性情。“毛细”是温柔,“头细”是随和,“二细”是阳刚,可以粗到像小孩的小姆指头,筷子夹起来卜楞卜楞的像是鲤鱼打挺。本来拉面的妙处就是在于那一口咬劲儿,多少有些韧性,不像机器面那样的糟,其原因是拉得久,把面的韧性给拉出来了。“韭叶子”给你平静,“宽的”给你豪放,“大宽”让人威猛……如若女孩、老人改吃“大宽”,男孩、莽汉改吃“毛细”,准会阴错阳差。所以兰州牛肉面是感性的,人性化的,十分地融通而随和。一个人要什么,性情好恶毕见 ,这就是兰州人眼里大众化的牛肉面。

    越说口水越收不住,不说了,只愿10月快快到来,回去美美的吃上一大碗拉面。(文/龙洲湾项目:曹彩娥)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我的大师兄——杨付业
【新人新语】盾构情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帮助中心| 纪检监督举报| 拖欠事项信访投诉受理方式
© Copyright 2017-2020 中建隧道建设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39856号-1 | TEL:023-86817561 传真:023-86817560;023-86817561
地址:重庆市巴南区花溪街道建宏路175号中建大厦 邮编:401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