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玥 一个不起眼的工作岗位,所以也不为人熟知——盾构机操作手,工作环境狭小、黑暗、潮湿、高温、噪声、无通讯信号、出了名的累,不少人只干了两三天,就坚持不下去……对于这个岗位上的人,睡个懒觉,晒晒太阳,"煲" 个电话,哪怕是上网聊聊天,都成了"奢侈品"。一个年仅27岁的80后毕业生,出校门后一头扎在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6、7年。重庆,长沙,深圳等最难的地铁施工段印上了他的足迹,局承建的第二个盾构地铁项目南宁轨道交通2号线9标盾构施工也正因为有了这样一个国内一流的盾构机操作手而一路畅通。不见阳光,没有信号,没有花前月下的悠闲与浪漫……他凭的是一颗执着的心。他,就是我的师傅方玥。 2015年作为优秀盾构人才引进,具有多个优质盾构项目的盾构机操作施工经验,他,怀着一腔热血投身中建五局。在担任南宁轨道交通2号线9标西津工区主操期间,他通过与盾构工区年轻的团队以及各公司领导、项目领导共同努力,成功攻克了南宁轨道交通2号线全线风险节点最多的盾构区间-西津站至安吉综合基地出入段线。 西津站至安吉综合基地出入段线集小半径、大纵坡、浅覆土等众多难点于一身,施工难度极大。出入段线隧道最小的曲线半径为350m,对于宛如“巨龙”的盾构机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转弯半径小,且拼装管片为1500mm的管片更是难上加难。盾构施工更是时时保持“急转弯”状态,操作手如不能很好地控制,将会造成盾尾间隙过小,导致盾构机与管片之间的卡壳、管片碎裂、错台等问题。最浅覆土仅为2.5m,远远小于1D覆土厚度的规范要求,这无疑大大增加了盾构推进的难度,在这段时间,每天一开工,方玥就开始目不转睛地盯着大大小小几十组随时变动的数据,对每个参数进行严格控制。根据不同的水文、地质情况,所面临地下构筑物和地下管道情况,及时操作红红绿绿若干排按钮,还要密切关注地面沉降、轴线控制、拼装质量等。“每天12小时的工作时间,我都要高度集中注意力,全程下来很容易产生视觉和精神疲劳。但是,我总告诉自己要一直绷着一根弦,严格监控数据,不能有半点懈怠。”方玥说道。就这样凭借着负责的工作态度以及多年的经验成功的穿越了各个风险点,将管片错台,破损发生率降到最低。 在外人眼里方玥是个集电路、机械维保,操作于一身的全能选手,但不知其背后所付出的艰辛,“刚接触盾构机为了尽快明白机器的工作原理、工作性能,我每天不仅要观摩师傅如何推进各个参数,还要搬运沉重的设备原件,做好维护工作。然而,在地下20多米处,越深入隧道越觉得空气减少,再加上刚从学校毕业身体瘦弱,初次在这个环境下做体力活儿我还真有点吃不消。但我没有放弃,强烈的新鲜感和旺盛的好奇心战胜了隧道内黑暗、潮湿、闷热带来的不适,激发着我继续在工地摸爬滚打,在实践中学习探索。”他曾告诉我们,每次我们想放弃时候,想想他说的话,又有了前行的动力,他是我们的榜样! 生活就像盾构机,慢是慢了点,但是只能前进不能后退!”这是方玥对生活的感悟,盾构机成为他生活的全部,如今,“80后”青年党员方玥已是盾构机械的行家里手,在广大青年员工中起到了先锋模范作用,他用自己的技术实力为公司专业化道路打响了品牌,用自己的奉献精神为公司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发挥着自己的光和热。(文/隧道公司盾构分公司深圳地铁9111标项目:毛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