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繁體中文 | 中建网群 | 办公系统 | 人力资源系统
首页 关于我们 新闻中心 业务领域 和谐企业 人力资源 党的建设 信息公开

新闻中心
重要新闻
公司快讯
最新公告
建筑文苑
集团要闻
首页>> 新闻中心>>建筑文苑
撕掉标签
发布日期:2016-09-18 字号:[ ]

    “家里还有车吗?我等会要去一趟邵东。”对面协调部的黄部长又来申请派车了,这样的场景早已司空见惯,我感到好奇的是——“家里”?

    第一次在这里听见这个词是从我们主任口里说出来的,她正在给书记打电话,“书记,您现在在家吗?”我知道主任口中的“家”是项目部那栋五层的小楼,是三楼走廊尽头的那间书记办公室。

    可是,为什么是“家”呢?不是有父母有妻儿的地方才是家吗?而这里,一个临时的工作基地,如同船只临时停靠的码头,说不准什么时候我们这艘船又会飘向另一个码头,为什么他们都把这里称为“家“呢?

    后来我才渐渐懂得“家”的含义。

    来这里已近三周的时间,没有休过一天的假,更遑论他们,那些长年累月驻扎在项目上的建筑人,一年三百多个日月,有多少是给了自己的亲人呢?他们把时间都献给了工地,献给了无尽的图纸和报表,偶尔的电话也只是寥寥数语,还来不及诉尽思念,就被永远赶不完的工程进度打断。可是,完工的喜悦让他们暂时忘记了见不到亲人的苦痛,朝夕相处的陪伴让他们彼此生出了家人般的温暖。这里又怎么不是“家”呢?

    总是被人询问,在这里工作怎么样,习不习惯这边的生活,每天听着手机那头父母的嘘寒问暖,我只想告诉他们,“环境艰苦”并不是项目上的独有标签,这里也有不一样的生活,有远离都市的宁静,有率真可爱的同伴,更有一个充满温暖的大家庭。我仿佛找到了一种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充实而自由。

    “家”,多么有爱的字眼,从我们选择来到这里的那一刻,便成了漂泊在外的游子,项目在哪里,哪里就是我们的“家”!请撕掉“环境艰苦”的标签,重新赋予它一个新的代名词。(文/隧道公司怀邵衡项目:张蓉)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路还很远,梦想还很长
感恩导师 从点滴做起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帮助中心| 纪检监督举报| 拖欠事项信访投诉受理方式
© Copyright 2017-2020 中建隧道建设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39856号-1 | TEL:023-86817561 传真:023-86817560;023-86817561
地址:重庆市巴南区花溪街道建宏路175号中建大厦 邮编:401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