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测量是工程的眼睛。从初期成排头兵开始翻山越岭的放红线,到中期工程的测量、放样等工作,最后竣工复核等等,都少不了测量人员的参与。同时测量人员也要有一双“鹰眼”,掌控那分毫之差。
父母是教做人的“老师”,学校的老师是教专业知识的“老师”,工作的导师则是教做事的“老师”。龙洲湾项目三分部就有这么一位“明以识秋毫,慧以查寸尺”的测量导师——赵明慧,他也是我的师傅。我很幸运遇到这么一位良师。再好的玉石也是从一块原石经过雕刻大师的手才能变成美玉。经过师父的教导,这几个月我对测量有了初步的了解。从最开始测量仪器怎么使用(水准仪、全站仪),到路基、边坡等的测量放样,再到隧道的监控量测以及测量的内页资料整理。现在已经能配合师傅一起完成一些测量任务了。
还记得初来龙洲湾项目的10天里,每天都是在看施工图纸、各种规范以及各类培训中度过的。干工程是一门大学问,没有知识的储备是干不出来的。而对于测量人员而言,施工图纸更应该掌握在心中。比如在看隧道图纸的时候,首先工程设计说明可以对隧道左线、右线有个大的了解,再到图纸隧道断面以及关键部位的做法、尺寸等的了解,最后从测量的角度去读取施工图纸上的信息。这些都非一日之功,是靠日积月累而成的。只有对图纸和规范有所了解,才能在工作上得心应手。
如果说明慧师傅是一只展翅翱翔的雄鹰,拥有一双犀利的鹰眼,展望整个项目。而我就是一只刚刚睁开朦胧双眼的雏鸟,只能看见周边的事物。但是在不久的未来,我相信我也能展翅飞翔,拥有一双犀利的鹰眼,掌控那分毫之差!(文/隧道公司龙洲湾项目:罗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