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怎么高大的身材却不失精悍干练,风趣的言辞总能给大家带来欢乐。风里来雨里去的是他不变的身影,念念不忘的是他作为汉十项目工程部部长的十二分重担。从江西路桥到中铁二十一局,再碾转到隧道公司汉十项目,作为桥梁工程师的他为桥梁建设及中国建筑工程建设倾注心血十余年,始终不变的是他的一腔热血和初心。
他就是汉十项目的工程技术部经理——邓余华。
脚踏实地,扎根一线。作为桥梁工程师,邓余华首先从施工技术员做起,然后是测量员,再到技术主管,一路走来,邓余华有着建设新余市天工大桥、番阳县莲湖大桥、湖城大桥以及如今汉十项目的孝感东特大桥等大桥的丰富经验。但都来自他一步一步脚踏实地的努力,扎实的技术功底,持之以恒的耐力和废寝忘食的坚持。
大国工匠,技艺精湛。作为专业桥梁工程师,十年磨一剑。孝感东特大桥二次跨越京广线转体桥是汉十铁路的重点控制工程,由于桥梁主墩边界距离京广铁路封闭网最小距离仅为6米,上部结构边界距离京广铁路超高压接触网最小距离仅为10米,但凭借丰富的经验,邓余华亲自带领同事们编制技术方案,并在现场亲自指导169号转体连续梁第二跨京广的球铰安装。作为五局第一个转体连续梁,难度大,技术含量高。但是他带领工程部的同事迎难而上。上球铰安装因滑板(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板)受温度变化影响大,安装温度宜控制在25摄氏度以下,所以安装在凌晨3点开始;球铰的安装难度极大,不能有丝毫偏差。所以他小心翼翼负着重责,最终在他专业的指导下和大家共同努力下,球铰顺利安装。从而确保了“五局第一转”核心结构球铰的完成,0号块的顺利完成,为后续施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推动了整个施工进程。汉十项目的每一位成员为他的专业技术指导点赞,为他的丰富经验点赞,他无愧于桥梁工程师的称号,也无失于汉十项目工程技术部部长的重责。
好学上进,勇于创新。邓余华从2006年毕业起,从未停止过自己学习的步伐。专科毕业以后,自考到本科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就读建筑重本,之后继续自考到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土木工程。在工作中不断提升学历,提升专业技能,积累经验。这种求学上进的精神才造就了今天的他,确实让人钦佩。
汉十项目的连续梁原设计方案为“堆载预压”,在原方案优化之后,邓余华凭着自己积累的经验创新性的主动提出了采用“精轧螺纹钢反拉法”做预压。汉十项目孝感东特大桥全长7.4公里,有两次跨京广线转体连续梁和其他三处连续梁。最终在项目班子的支持和带领之下,全线5处连续梁全部采用“精轧螺纹钢反拉法”做预压。这种创新的做法最终为汉十项目降低了施工成本,节约了工期,也压缩了人力资源的劳动成本。
任劳任怨,不忘初心。邓余华作为工程技术部部长,主持汉十项目工程技术部工作尽职尽责。遇见问题和困难的时候总是能及时解决,为工作不辞劳苦。白天在现场做技术指导,解决出现的问题,处理突发问题以及和各方沟通协调技术难题,和一线员工一起挥汗如雨赶工期;晚上在办公室带挑灯夜战一丝不苟的做资料,编制技术施工方案,如此辛苦却任劳任怨。
同事说:“邓部长每天都是最早一个到办公室,晚上最后一个离开办公室”;“邓部长去工地很勤,一不留神就去工地查看现场了”;“邓部长对项目的各个工点的施工情况都了如指掌”;“邓部长其实就是我们生活上的好大哥,工作上的好导师”。一句句发自内心的评价足够证明他是一个经验丰富,任劳任怨的好部长,不需要添加任何赞美的话语。
他说:在项目中最重要的就是不断的学习和总结。五局首个转体连续梁浇筑完成后,他对着主墩说:这个转体连续梁建成的形状其实就像一只高飞的海燕,挥动着翅膀。就像我们汉十项目的年轻人,在建筑工程的路上,越飞越高,越飞远越。(文/隧道公司汉十铁路项目:李林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