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80年代,一位在香港学医的20岁出头的内地青年,看到香港秩序井然,建筑宏美,无有干扰,向往不已。不禁想到了自己的家乡广东省香山县,仅离香港80公里,却出门都要携带防身武器保护自身安全。于是感叹:“外人能在七八十年间在一荒岛上成此伟绩,中国以四千年之文明,乃无一地如香港者,其故安在?”这个青年人劝家乡的父老做一些小规模的改善,如修路、造桥,父老乡亲们觉得提议好,但却无钱办事,青年便趁放假返乡拉投资,并亲当劳力修路,可惜修路之事涉及到邻村土地纠纷,计划不得已而停止搁置。但却从此在心底埋下一个修筑道路的种子:“交通为实业之母,铁路又为交通之母”。
这个青年人就是中国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名文,号载之。1966年11月12日出生在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2016年11月12日是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他曾指出:“今日之世界,非铁道无以立国,交通为实业之母,铁路又为交通之母,今日修筑铁路实为目前唯一急务,民国之生死存亡系于此举。”第一次从宏观上科学地阐述了铁路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对于中国铁路建设影响深远,不仅对于20世纪20-30年代中国铁路建设高潮的兴起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而且对于新中国建立后铁路的建设和发展仍具有指导作用。
1912年2月,孙中山将临时大总统的职务让给袁世凯时,就表示要“舍政事,专心致志于铁路之建筑,于十年之内筑20万里之线”,认为“凡立国铁路愈多,其国必强而富”。当时,他曾对袁世凯提出:“未来十年,你练百万精兵,我修20万里铁路,何愁不国强民富!”至于后来,袁世凯复辟帝制,未练百万精兵,孙中山先生至死也未修筑起一里铁路,成为其终身遗憾。但孙中山先生的全国巡回演讲,打动了无数中国人的心,在国人心中燃起了希望的熊熊火焰。在武昌的演讲中,面对露天会场的汹涌人潮,他提出了在长江上修建大桥和在长江下挖掘隧道的计划,并提出了要在长江上游修建一座世界最大最高的水坝。
1912年7月22日,孙中山被上海中华民国铁道协会推举为会长后说:“如今美国现有铁道20余万(英)里,合诸中华里数,则有70万里,乃成全球最富之国。中华之地5倍于美,苟能造铁道350万里,则可成全球第一强国。”9月,孙中山专程去八达岭张家口考察詹天佑设计修建的京张铁路,并正式邀请詹天佑当他的技术助手。孙中山对筹建铁路的热情,也正中袁正凯的下怀。他特授孙中山以筹划全国铁路全权,出任中国铁路总公司总理,设总部于上海。他还把黄兴同时也任命为汉粤川铁路督办,让其助孙中山一臂之力。但后来也因袁世凯与孙中山交恶,而为修筑一寸铁路。
孙中山先生日夜筹划,废寝忘食,钻研铁路工程资料,着手建立机构,考察已有的铁路沿线,亲手绘制了一幅宏伟的铁路建设蓝图。目前陈列在上海孙中山故居二楼走廊东面的《中国铁路全图》,就是孙中山当年制定的中国铁路规划全图,也是他制定的铁路建设规划图集大成者。图上标有北方大港、东方大港和广州头等港等中心港口,还用墨笔勾画出了滇、桂、粤、蜀、黔五省铁路干线走向,可见孙中山对中国西部铁路建设所倾注的巨大心血。1925年3月孙中山临终前,仍不忘向在病榻边的同志嘱咐:“切记一定要开发我们的西部!”
1918年5月,历经磨难的孙中山寓居上海,为总结过去、规划中国的未来,孙中山开始潜心著书立说,希望以此来启发国民,唤醒社会。此后的两年半时间里,孙中山边思考边动笔,书写出了长达20多万字的《建国方略》。孙中山当时设想在中国开发三个世界大港,分别取名北方大港、东方大港、南方大港,港口选址分别位于今天的唐山、上海和广州;在《建国方略》的第二部分《实业计划》中,孙中山为营口、葫芦岛港勾画了美好的蓝图,并提出了东北地区拟修筑的二十条铁路线等。
关于铁路对振兴中华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孙中山先生在讲演和著作中有极为深刻的论述。他为《铁路杂志》的题辞,开头即言:“夫铁路者,今日文明富强之利器也。古人有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予为转一语曰:民族兴其国,必先修其路。”并提出铁路为国家兴盛之先驱。铁路为人民幸福之源泉。铁路为国家统一之保障。
孙中山先生当时修筑铁路的宏伟梦想受到很多人的质疑和嘲笑,在任中国铁路总公司总理之时也因为袁世凯政府的贪污腐败而无财力也无人力去修筑铁路,最终所有梦想都只是在蓝图中,成为孙中山先生的毕生遗憾。
然而,孙中山逝世90多年后的今天,我们有贯通南北的京九线,有被誉为天路的青藏铁路,截至2015年末,我国铁路达12万公里,公路457万公里,高铁1.9万公里,高速公路12万公里,高居世界第一。再次回想起孙中山先生与袁世凯密谈时所言:“你练百万精兵,我修20万里铁路,何愁不国强民富?”这一言,没想到让孙中山先生苦等近百年,不知如今这盛世,是否如公所愿?(注: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暨中建五局创建51周年搜集孙中山先生相关书籍及演讲稿汇集而得。)
(文/深圳地铁9112-1项目王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