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繁體中文 | 中建网群 | 办公系统 | 人力资源系统
首页 关于我们 新闻中心 业务领域 和谐企业 人力资源 党的建设 信息公开

新闻中心
重要新闻
公司快讯
最新公告
建筑文苑
集团要闻
首页>> 新闻中心>>建筑文苑
既往不恋,纵情向前
发布日期:2017-08-23 字号:[ ]

  山风在耳畔呼啸而过,家人的叮嘱在脑中萦绕,看着那宛如绸带般绵延的盘山公路,就像条条经脉维系着云阳区人民的生活,不由心生感叹。

  彼时的我,正在通往未来的路上。从长沙火车站到万州火车站,再从万州火车站到郑万高铁重庆段7标项目部,历经15个小时的路程。前方的道路曲折而漫长,就好像一道道从眼里倒退而过的风景。我在作别昨天,铭记今天,期待明天,这样的一份心情仿佛一张落叶在我心激起一圈圈涟漪,坚定的告诉着我,有理想就去追寻吧,也许如雾如电如泡影,自当惜花惜月惜人生。

  途中,我有对工作满满期待的激动,也有对工作的些许紧张,当然也不乏有对工作环境的担忧和失落。一路走来,云阳美丽的山区风景和盘绕其上的高速、铁路、桥梁以及穿梭其中的隧道却深深的吸引着我,让我引以为豪,正是是它们奠定了我们中国建筑的世界地位;是它们印证了我们中建隧道日益强大;也是它们成就了我们所用隧道人的价值。

  历经多个小时,我真正意义上来到了工作岗位上,在项目部简单却极有效率的见面会上,项目总经理张永红及领导班子对我们新员工的到来表示了热烈的欢迎,随即对我们进行岗位分配。在去往四工区的路上,想想以前实习和生活的环境以及即将面临的艰苦工作环境,心中有过犹豫,有过失落,患得患失之间更多的是家人的勉励和支持,以及来源于自己内心深处对梦想追求的坚持。

  工区的第一晚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略带清凉的山风,不知名蚊虫的嘶鸣,还有那依然在我耳旁徘徊不散的敦敦教诲,以及我所见所闻的种种都在我脑海中挥散不去。这时的我有想过放弃,但更多的是不甘,不甘心就这样没开始就已经结束,不甘心浪费我十几年来辛苦的耕耘,不甘心放弃来之不易的工作,长路漫漫又如何,荒山僻壤又如何,与世隔绝又如何,路遥方知马力,荒野才见雄心。一夜无眠的我就这样毅然的选择了坚持下去,定要负大好时光,努力学习进取,走出自己的人生,走出我们隧道人的人生。

  时间总是在不经意间流逝着,转瞬即逝。此时的我,来到郑万铁路7标4工区已经半月有余,略带青涩的我已然换了模样,从寝室落地镜里那份耍帅到施工现场安全警示镜里那份严谨,从大学理论知识到施工现场实际操作,从教室的课本到现场施工图纸,从几十人的大课堂到现在二对一的导师带徒,从喧嚣繁华的大都市到清幽宁静的云阳山林,种种的种种,无一不从内到外促使着我快速的向职场转变。

  在测量专业知识的学习中,专业导师和前辈们身体力行,在控制测量、导线测量过程中手把手的指导我,初来乍到的我有很多不懂,他们严谨的工作作风和身体力行时时刻刻熏陶着我,这更加坚定了我投身这份工作的决心。也始终有那么一群可爱着同时认真着的师兄师姐们在旁边默默的为我加油打气,践行着隧道人的信条,让我深切的体会到一种家的温暖。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初来乍到的我真真切切的体会到这句话的蕴意。既然选择了中国建筑,选择了五局隧道,便只顾风雨兼程,一往无前,不怕途中的泥泞荆棘,不畏途中的骄阳似火,不惧途中的流血流泪,扛起我们隧道人不怕吃苦,敢于拼搏的先锋旗帜。

  相信凭着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我一定能在中建隧道闯出自己的一片蓝天。(文/中建隧道郑万铁路四工区:李扬飞)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幸福空间】尝到“回家”的味道——记办公室主任任秀梅
珍爱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帮助中心| 纪检监督举报| 拖欠事项信访投诉受理方式
© Copyright 2017-2020 中建隧道建设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39856号-1 | TEL:023-86817561 传真:023-86817560;023-86817561
地址:重庆市巴南区花溪街道建宏路175号中建大厦 邮编:401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