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走路带风,鲜红的裙子迎风飘动,人未到,爽朗的笑声先到;她在35个工作年头里,真诚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将幸福和温暖给予公司1000多名员工,她就是陈超英。 2011年6月13日,陈超英在慰问职工家属返程途中发生车祸,不幸因公殉职,一个美好的生命,消逝于那个雨夜;与此同时,一种宝贵的精神至今被人们称颂。那就是“忠诚敬业、公而忘私、执纪严明、关爱群众”的“超英精神”。这种精神,根植于中国建筑这片沃土,是国有企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集中体现。 陈超英同志始终忠诚于企业,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忘我的敬业精神服务企业。企业处于困难时期,她选择坚守,以自身模范行为团结和鼓励员工扎根企业、奋发图强;企业改革攻坚时期,她勇挑重担,以自己的赤胆忠心与睿智思维维护国有资产安全;企业进入快速持续发展时期,她居安思危致力于惩防体系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氛围。 陈超英是一个平凡的人,但她身上的特质十分值得我们学习,她用35载生命四处奔波,矢志不渝,鞠躬尽瘁,把平凡做成了不平凡。她是一个公而忘私、以苦为乐的人。在公与私的天平上,她始终表现出“舍小家、为大家”的崇高境界。这来源于她无时不在的责任心。而这正是我们现如今的人们所缺失的,这个浮躁的社会里,有很多的诱惑,当我们处在一个被诱惑的路口时,我们往往会左右摇摆,琢磨不定。我们是刚毕业的一届,面对工作有很多的彷徨,但是也有很多的热情,然而,面对现实的工作环境,我们往往会感到孤独无助,从象牙塔的天之骄子到每天和农民工打交道的工地,落差很大,而这个时候就应该要懂得坚持,正如陈超英一样,岗位虽然平凡,但是对自己的工作矢志不渝,充满热情。在工作期间,陈超英被讨债的人堵过门,被下岗员工掷过烟头,甚至被情绪失控的员工家属迎面泼过茶水。处于这样的 “风口浪尖”,陈超英从来没有退缩过。作为爱国华侨的女儿,她继承了父亲的红色基因,始终以“越是困难、越要顶住”的担当,忠诚履行职责。特别是在自己连续几个月领不到工资的情况下,她急公司所急,想员工之所想,多次自己掏腰包垫付特困职工的应急费用,温暖了职工群众那颗失落的心。 现如今的我处在一个彷徨的阶段,刚刚毕业,有很多的不适应,由于专业不对口以及对现场实际工作缺乏经验等情况,工作中面临很多问题,做一些事情的时候总是捉襟见肘,心里往往会感觉不舒服。每每感到失落的时候,不禁对自己的未来产生了各种怀疑,但是读了《大姐书记陈超英》这本书后,我感觉我应该懂得坚持,应该像陈超英书记一样坚守阵地,矢志不渝。以“超英精神”作为自己自己的工作准则,努力学习,不断的超越自己,充实自己,打造出自己的一片幸福空间,为公司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文/盾构分公司郑州地铁3号线项目:张国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