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项目员工合影
告别“秋风万里芙蓉国”,2018年12月6日我背上简单的行囊,来到新加坡,开启了新的学习、实践之旅。
新加坡是中国“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中重要的合作伙伴,是“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重要国家,也是亚太金融、贸易、航运中心。中新两国合作的项目众多且成果斐然。
新加坡地理位置独特,是个多元文化、多元种族、法制较为健全的国家。在“一带一路”建设提速的大背景下,这里孕育着巨大潜力和发展机会,中新合作也有望为新加坡的发展带来新的更大的动力。
来新加坡十多天里,我感受良多,希望与大家分享:
人们礼貌热情:来到新加坡的当天已经是下午5点,本以为初到异国它乡会有些拘谨不安,但刚走出机场,项目部总工和综合办主任就已经在机场外迎候我们了,他们像老朋友一样与我们打招呼,让我原本有点不安的心情倾刻之间放松了下来,亲切温暖之感油然而生。
城轨交通发达:新加坡地铁又叫大众捷运系统,是目前世界上最为发达、高效的公共交通系统之一,线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设施良好,覆盖了新加坡绝大多数的旅游景点、商业区、住宅区以及学校等重要枢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特征:
成熟的市场经营模式:新加坡政府鼓励居民乘坐公共交通出行,以地铁为主的快速交通将整个国家有机地联系在了一起。新加坡地铁的服务从早上5∶30起到凌晨1∶00结束。地铁服务班次约5min一次,节假日服务时间通常会延长,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实现盈利的公共交通系统。
设计美观:新加坡的地铁多由地下站和高架站构成,南北线和东西线以地上线为主,车站多为高架站,线路的高架设计符合新加坡旅游国家的国情,便于游客沿途欣赏新加坡的美丽风景,广阔的地上空间使地铁站美学设计和空间感连为一体。给这座现代化城市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方便快捷:东北线盛港站、榜鹅站等较大的换乘站均与轻轨LRT、公交和出租车等近距离衔接,突出了新加坡地铁规划设计的“一站式”或“户到户”交通枢纽网络理念,既方便乘客的换乘,同时也符合城市交通一体化的规划设计思路。
人性化工程:新加坡工作节奏快,在车站内接送乘客的自动扶梯速度比一般的自动扶梯运行速度要快50%;有专供残疾人士使用的电梯、斜坡、地板盲文点字及残疾人出入检票口等设施,车厢内配有供老、弱、病、残人员使用的专用座椅。

MRT接驳的无人驾驶轻轨系统(LRT)
中建伟大工程:新加坡C715北东延长线盾构隧道项目,是中建隧道公司与中建南洋公司联合承建的首个海外项目,在中建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承建该项工程,既是企业面临的新时代、新形势需要,更是我们央企积极响应践行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方针的具体举措,也为公司今后拓展海外市场,实现“互利共赢”奠定了基础。
C715项目位于Punggol Waterway Park,办公室干净整洁,宽敞明亮;各部门层级分明,员工都配有台式电脑、工作柜;项目部设有早餐室兼茶水亭、后勤仓库,办公及生活设施一应俱全。进出工地需要刷工作卡,上下班需要进行人脸识别认证。每天早上8:00准时召开全体管理人员和劳务人员动员大会,动员大会进行早操、安全议题教育等,旨在不断增强员工身体素质,强化员工安全文明施工意识。

动员大会
根据工作安排,我们当前主要是熟悉项目的基本情况,包括了解项目现场场地布置、盾构机、竖井和管片以及设计图纸、施工方案等。项目总工陈艺要求我们尤其要多看设计图纸和合同,多进行现场观察,虚心学习,不耻下问。今天不懂可以,但不能天天都不懂。这让我意识到今后遇到问题就要多请教、多交流沟通、及时处理才能更好的促进工作。
生活中,项目部员工非常友好礼貌,不管领导还是普通员工,都会用各种亲切的语言与你打招呼,如果你向他们寻求帮助,他们即使不会普通话,也会很热情地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给予你帮助,并且脸上总是洋溢着灿烂的笑容。我们中、晚餐通常在项目部附近商场就餐,既方便快捷,又能品尝到各国不同的饮食。在此,我要感谢众多同事,大家相处团结友爱,相互支持,让我感受到了大家庭愉悦的氛围,在异国它乡也能有亲情温暖陪伴。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新加坡是一座聚集着能量,孕育着生机,充满着希望的城市。离开祖国,离开家乡,踏上新的征程,欣喜与期待交织。我将谨记盾构分公司副总徐长胜和钟志全在我来之前的谆谆教导和鼓励:要一如既往的保持刻苦钻研的学习精神,把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提升到新的高度,牢牢把握这次契机,严于律己,刻苦钻研,炼就过硬本领。始终牢记“拓展幸福空间”的中建企业使命,秉持“诚信、创新、超越、共赢”的中建企业精神。尊重当地文化和风俗习惯,遵守当地法规,切实维护好中建品牌形象,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做一个中新友好合作的见证者和推动者。(文/盾构分公司新加坡项目:喻畅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