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重温《榜样3》,相比起第一次观看时,感悟更深,而感动却丝毫未减。和聚光灯下的明星相比,这些榜样们显得默默无闻,在上节目之前,他们并不是家喻户晓,就是这样,他们的无声更加难能可贵。 《榜样3》专题节目一共塑造了8个榜样典型,用平凡的故事讲述深刻道理,用先进的典型模范事迹诠释党的崇高理想。整个节目没有什么豪情壮志的夸夸其谈,也没有刻意煽情的舞台灯光效果,却用他们甘于奉献、不求回报的经历,默默感染着我们。其中最令我感动的还是默默无闻翻译了几十年马列主义经典著作的宋书声。 今年90岁高龄的宋书声老先生,出生在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后的第十年,他17岁工作,21岁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一辈子再也没有离开马克思主义。从1951年任中宣部斯大林全集翻译室翻译,到2005年从中央编译局的工作岗位上离休,55年的马恩列斯编译工作,16年的中央编译局局长,他的一生与马克思结下了不解之缘,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编译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谈及为什么选择编译事业,他说,“我是因为组织分配与马列编译结缘的,我认为作为党员,服从分配就是一种选择。党让我做编译,我就做了55年编译工作。” 55年的马列编译生涯,他安安静静地翻译马恩列斯著作,不求闻达,不求名利。因为党的安排,他一做就是五十五年,党需要他去哪里、党安排他去哪里,他就去哪里。因为一个承诺、一个誓言,坚守了五十五年,他用无声奉献,给我们呈现了一堂难忘的党课。在如今这个时代,我们又何尝不是一样呢?作为一名央企的建筑工作者,更应该跟党走,不忘初心,坚定信念,为九号线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文/重庆分公司重庆轨道9号线3标项目:徐志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