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25日,这对于中建隧道南宁地铁5号线项目来说,是一个特别的日子,南宁地铁的建设者们见证了降桥站~金桥客运站区间左线隧道贯通的瞬间。作为南宁地铁5号线全线风险源最多的区间,项目自进场以来,受到轨道公司、后方公司及各方单位的高度重视。 这到底是一项什么样的工程? 南宁地铁5号线17工区降桥站~金桥客运站区间左线长度为904.077m,位于南宁市昆仑大道主道上,盾构分别穿越5座高压电塔(110KV高压电塔3座,10KV高压电塔2座)、1座人行天桥(隧道与桥桩净距1.0m)、那考河干流(隧道与河底最小净距5.4m)、那考河支流(隧道与抗浮板最小净距0.6m),以上8个风险源等级均为二级,下穿风险高,施工控制难度大,过程中需严格控制地面沉降和隆起,确保安全。从项目经理到一线员工,大家把机遇当使命、考验当战场,仅用不到5个月时间的拼搏,勇挑重担、众志成城,拔下了一座座“硬堡垒”,降服了一个个“拦路虎”。彰显了中建隧道南宁地铁项目优秀团队的雄厚实力和良好形象。 攻坚克难:精兵强将 全面保障 项目开工前期,正准备大展宏图时,却遭来质疑:他们能肩负得起作为南宁地铁5号线全线风险源最多的区间隧道施工任务吗?能保证安全质量吗?能保证工期进度吗?面对一上场就遭遇质疑带来的尴尬局面,项目部班子成员带领年轻的管理团队,以泰山压顶不弯腰的精神应对考验,困难与希望同在,机遇和挑战并存。为干好降桥站~金桥客运站区间盾构隧道工程,项目执行经理曹亚奇提出“精兵强将到一线,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建设南宁地铁5号线17工区项目”的管理方略。平均年龄不足26岁的年轻优秀管理技术人才的联袂上阵,组成了技术、管理和安全监督工作方阵,为安全优质高效完成任务,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为保证安全质量,南宁地铁5号线项目本着“计划领先细策划、科学组织强执行、优质履约保信誉”的管理方针,将盾构施工作业面实行工点划分,责任分解,实行“三定”管理,即定人、定岗、定责,全方位、全覆盖、全过程的全员安全“无缝管理”,即使面对坡度达到28‰的长距离大纵坡,自工程开工以来未发生一起电瓶车溜车安全生产事故,项目部安全生产借鉴了南宁地铁2、4号线项目成功的管理经验,始终处于有序可控的良好状态。工程施工的全过程中项目部始终将安全工作视为头等大事。进场开工之初,项目部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办法,全面完善了安全管理保证体系。施工期间,项目部严格执行安全检查制度,每月、每周由项目安全总监寻建新组织定期检查,重点检查各项制度落实情况及现场施工安全管理情况,通过检查及时发现并制止违章作业,发现隐患及时采取整改措施,指定整改责任人,制定整改措施及整改完成时间,再指定复查责任人,将所有隐患及时消除在萌芽状态。最终左线盾构安全下穿所有重大风险源,提前一星期完成隧道贯通工期节点要求。 真抓实干:管理精细 信息驱动 当盾构机徐徐推进时,曹亚奇并没有表现出太多的欣喜。“我们一直将盾构施工作为公司加强质量管理的核心要素和做强做优的核心竞争力。经过那么长时间准备,当下我们不仅要大刀阔斧的把工作向前推进,更是要细致入微的抓好细节,没有施工条件的,创造条件也要上。”曹亚奇说道。为保证盾构下穿危险源工作的稳步推进,曹亚奇带领各部门积极筹划,精细管理,攻克了盾构下穿危险源前的几大难题:盾构施工方案及掘进参数优化、盾构各设备状态维保提效、盾构下穿危险源前工作准备等。 为确保盾构施工的连续性,项目部召集技术人员反复、多次召开技术研讨会,认真分析类似工程经验,制定出最优施工方案。自2018年8月开工进场以来,南宁地铁5号线项目积极配合业主开展前期工作,盾构各部门人员迅速打开工作局面;及时理清所辖工程的重难点部分,组织内部技术人员并邀请相关专家逐一敲定施工方案;针对下穿不同危险源的重难点,采取针对性的施工参数或施工措施。同时,项目部全程盯控全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和施工安全技术交底,现场配有微信扫码安全技术教育展板以提高作业人员安全防范和技术标准意识。另外,为达到全面、实时掌握一线施工动态,确保施工过程整体受控的目标,项目部投入巨额资金,安装了一套视频监控设备,一方面,保证了在下井口能够对进场作业人员进行监督和有效控制;另一方面,做到了实时跟踪盾构施工动态,及时掌握施工最前沿的动态信息。 强基固本:标化运行 质量提升 南宁市轨道交通5号线土建17工区是中建隧道承建的施工项目。要建设好这样一个树立公司品牌形象的“基建排头兵”,仅有施工组织优势是不够的,还必须具有先进的标准化理念,以“标准化”促进生产力。为此,项目部根据公司标准化图册,透析建设定位、工程特点、企业期望、队伍现状,在项目上设置公司标准化CI覆盖,将工程概况、技术卡控要点等展示于上下班必经之道,使标准化时刻冲击视觉、震撼心灵、潜移默化,同时,通过覆盖全员的交底及深入现场的管理盯控措施大力促进项目安全质量管理的细化、量化,在持续改进中实现项目安全质量管理的程序化、规范化和精细化。 项目扎实开展“质量月”活动,以落实公司“质量管控“2-3-4”工作体系”,重点对已完工程进行全面检验检测,用地质雷达对已施工的隧道进行壁后空洞扫描,检测管片质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管片有无脱空等质量问题。并用回弹仪对管片进行强度检测,对所有强度不达标的管片做退场处理,对检测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对正在施工的地段和分部分项工程进行严格监控。重点对拌和站进行配合比、外加剂称量复核,对拌合记录进行跟踪检查,从搅拌时间,拌和站司机和试验人员旁站签字到浆液使用环号、使用部位等进行可追溯检查,等等。一系列的强化措施,确保了安全质量工作的落实,保障了隧道每一环成型管片的完美质量。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曹亚奇深有感触地说:“半年多来,我们在施工任务重、工期紧、安全质量压力大等艰难情况下,历经风风雨雨,全体参建员工顽强拼搏,安全优质圆满完成了降金区间左线施工建设任务,这凝聚着南宁轨道集团、设计、监理、后方公司等全体参建人员的辛劳和汗水。左线隧道在此刻顺利洞通,成绩不错,但问题和教训不少,这些问题和教训都将成为项目今后施工管理的宝贵经验,也为做好右线穿越风险源及隧道贯通工作打下坚实基础。”(文/华南分公司南宁地铁5号线项目:欧阳天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