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从校园一路风风火火地来到中建隧道重庆轨道九号线二标。在此之前,从长沙数天培训的时间里,我进一步了解到了何为中建隧道公司、何为中建隧道人,但是于我而言,仍无太多太深的感触,就像是一个朦朦胧胧的身影。当我如今身处二标之时,终于,我见到了庐山真面目,见识到了一个个坚忍不拔的隧道人,见识到了一个个勇于担当的隧道人,见识到了一个个刻苦自励的隧道人,见识到了一个个团结奋进的隧道人,一个个最美丽的隧道人。 那是刚到二标不久的一个晚上,大约在12点多的时候,高滩岩工区立架,我们这批新员工接到通知一起去观摩学习关键工序施工。给我们进行现场讲解的是比我们早来一年的施工员张坤,当时看到他,我心里是有点纳闷儿的,早上七点多不是就去工地上班了么,怎么晚上这个点儿了还在现场呢。直到后来,我才知道:在我们这批新员工来之前,项目部人员奇缺,高滩岩工区就只有区段长肖晏荣和施工员张坤两个人,两人一个白班,一个夜班,区段长肖晏荣有时候又需要去协调处理一些其他的事情,现场值班就只能由张坤一个人来撑着。从3月开始正式开工到现在,他已经连续高强度工作坚持四个月了,但我却从来没有在他的嘴里听到过哪怕一句抱怨。这不仅为了工作任劳任怨,而多的是为了热爱而坚韧不拔。这就是一个爱于岗位,忠于岗位的隧道人。 七月下旬,二标天沙区间工区正式开工,当时项目人员尚未齐备,没有合适的人选来负责现场工作,时任高滩岩工区区段长肖晏荣,自告奋勇,于烈日中扛起了这份重担,在不落下高滩岩工区每一项工作的同时,一点一滴一砖一瓦得完成了天沙区间的临建工作。一次聚餐,我们一位老员工给我们回忆项目刚刚进场的时候,彼时的项目部还是一片荒芜,仍然是那个有着五年房建工作经验的肖晏荣,扛起了这份责任,从设计到施工,一步一步地为我们搭建了这个温暖的家。他就如同钢铁侠一般,从不疲惫,从不退缩,总能在项目需要的时候担起那份即使不属于他的责任。苟以企业生死以,岂因劳逸避趋之,这就是隧道人的担当。 为让新员工更好更快得融入工作,项目部实行导师带徒制,而我则有幸成为了项目生产经理付孟的徒弟。他这个人十分独特,在解答我的问题的时候从来不会直接给我答案,而是会就近给我一份资料,有时候是一个微信链接,有时候是一本规范。他总是对我说:自己轻而易举就得到的答案,总是不会那么深刻,你要学会自己去学习,不要仅仅局限于一个答案。然而让我常常感到好奇的却是他是怎么随手就能给一份能解决我问题的资料的呢。直到我发现,在他的微信中,存在的是一个个隧道施工技术公众号;在他的办公桌上,常备的是一本本隧道工程书籍;甚至在他的车里,都能看到一份份规范资料。昼耕夜诵,牛角挂书。正是这份刻苦自励,造就了这样优秀的一名隧道人。 11月6日,二标项目在由业主单位组织的三季度施工履约中获得全线唯一的A+评分,并被评为“重庆轨道交通九号线建设工程季度先进单位”。这是二标项目交出的一份答卷,一份由二标项目部各部门,所有员工共同组成的大手,握住各工区施工队伍组成的笔杆子,蘸上团结的墨汁,挥洒而出的优秀答卷。千人同心,则得千人之力,正是这样一份上下一心,团结一体的意志,造就了这样一个季度先进单位,两次“超英杯”竞赛第一名,一份安全生产知识竞赛二等奖…… 这就是与我同行的隧道人,一群坚忍不拔、勇于担当、刻苦自励、团结奋进的隧道人,最美丽的隧道人!为此,我骄傲!我自豪!(文/中建隧道重庆轨道九号线二标项目:杨登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