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盾构隧道与那考河总平面航拍图 7月13日,南宁地铁5号线降桥站至金桥客运站区间左线盾构成功下穿南宁生态示范性水体治理河流——那考河,这标志着该区间左线盾构已顺利穿越区间线路关键性施工风险。 据悉,此次下穿河流对盾构施工要求极高。盾构距离河床底部不足1倍隧道洞径,新建隧道隧顶距离河床底部最小净距为5.4m。 此外,那考河作为南宁市内河生态治理的重点项目,引入流域治理和“海绵城市”建设理念,致力于打造水环境治理的PPP示范性工程。该河道承担着南宁市东北部区域的水体治理工作,施工时必须保证河道的零扰动,7月份南宁处于雨季,所处泥质粉砂岩地层遇水易软化,给下穿期间地层沉降控制进一步加大难度。 为确保盾构顺利穿越,项目部超前谋划,敏捷施工,结合4号线成功下穿既有铁路的施工经验,通过优化盾构机掘进参数和提高施工组织效率,采取不间断穿越,确保以最全的保障、最快的速度、最小的扰动完成下穿任务。 项目部在既有河道及周边建筑物上布设共计38个监测点,每两个小时采集一次数据,实时地层沉降变化。施工过程中将盾构掘进里程控制精确到毫米,并在盾构掘进过程中加大同步注浆量和二次注浆频率,确保成型管片壁后注浆密实。另一方面通过渣土改良及出渣控制,有效化解下穿既有河流面临的小净距、易结泥饼、易透水、易坍塌等作业风险,保证了工程安全实施。 此次左线成功小净距穿越那考河,为区间右线盾构施工提供了宝贵经验。也标志着我部在南宁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小净距下穿既有河流实现了零的突破。(文/盾构分公司南宁地铁5号线项目:解书磊、肖友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