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是依偎在洞庭湖畔的一个小村庄。 转眼时间已经定格到农历九月末,湖畔虽不像京城昨日那般应景地飘起小雪,却也如约进入了冬至。妈妈给我发来微信,说家里已经开始烤火取暖,年迈的外婆已经穿上羽绒背心和棉裤御寒。我笑着说南宁依旧是那么“热情”,还穿着单衣飘然而过。 对故乡的思念,大概是距离才能产生美,如陈年的湘窖,因着年岁久远,才愈发甘醇深刻。离家900多公里的南宁,也不会像故乡一样,“一场秋雨一场寒”,午间依旧骄阳似火,不可遏制。深夜寂静,静极思乡,以致故乡的画面在脑海中起伏不息。于我而言,故乡是妈妈的喋喋不休和那一碗地道的辣椒炒肉,故乡是爸爸的严慈冷峻的和门前那片金灿灿的稻田,故乡是女友冲我露着小白牙的笑,温柔甜美,无可替代。 以前的我,从来都是向着远方,想去看外面的世界,越远越好,甚至连高考填的志愿,也是齐刷刷的全在省外。远方就像一簇火焰,始终在我心头熊熊燃烧。如今“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方能细细品悟“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那其中韵味。 我还清楚记得搭车去长沙建校时妈妈送别我的眼神,坚定且和蔼,记挂着的是对我的不舍,也透着一种望子成龙的期待。妈妈在那一刻的眼神里包含的种种意义,想来同朱自清《背影》中所描述的翻过月台给他买橘子的老父亲的背影并不会逊色多少,然而只恨自己笔触有限,无法描绘得那般细腻传神。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妈妈亲手做的辣椒炒肉和门前那片金灿灿的稻田,今年怕是只能在记忆中享受了。但愿清风能捎书,传递我的思念;但愿游子在外,发荣滋长;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文/隧道公司盾构分公司南宁地铁西津工区:周淼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