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单位下发《梁家河》供我们阅读学习,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认真读完之后,掩卷沉思,感触颇深。“15岁来到黄土地时,我迷惘、彷徨;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七年的知青岁月磨砺出习近平总书记为民造福、追求真理的精神,培养了他埋头苦干的作风以及攻坚克难的意志,给了他坚定的理想信念和自信。而自己同样处在迷茫而又浮躁不安的年纪,面对着现实与理想的差距,该如何走好人生的“梁家河”呢?这部书使我深受启发。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面对漫长的人生旅途,面对着种种的人生形式,我们需要不断地探索、追求。 1969年不满16岁的习近平踏上了知青专列,一路颠簸来到了革命圣地延安,在这荒芜贫瘠的土地上,开始了他七年的知青岁月。虽说远离了政治漩涡中心,但面对城乡生活的巨大差异以及群众对他的不信任,刚开始的习近平异常的苦闷与孤独,他坦言当过一次“逃兵”,而回去探亲的他经历了种种波折后彻底断绝了回京的念头。 “二进梁家河”的习近平开始将自己融入群众,融入乡村。在这期间,他始终坚持与百姓一起住窑洞,一起睡土炕,一起挑粪拉煤,一起拦河打坝,从不适应农村的艰苦环境到习惯了一身泥土和粗茶淡饭,先后突破了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和思想观,最终彻底与当地村民水乳交融在一起。 他说:“一个人要有一股子气,遇到任何事情都有挑战的勇气,什么事都不信邪,就能处变不惊、知难而进。”而这“一股子气”正是七年上山下乡的艰苦生活磨练出来的,以至于让我们看到了他身上那种“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硬气。 逆境中的我们是否也会挣扎在“生存还是毁灭?”的哈姆雷特式追问中?但是他用鲜明的事迹告诉我们“环境越是艰苦,越是能够磨练一个人的意志、坚定一个人的志气、造就一个人的终生信仰。” 一物不知,深以为耻 在梁家河人的印象里,习近平常看砖头一样厚的书,吃饭时在看,上山放羊时,手中还不忘拿书阅读。行李箱里装的全是书、在煤油灯微弱的灯光下读书至深夜、跑30里路去借一本《浮士德》、插队时到处找书看等事迹都证明了习近平是个地地道道的书痴。读书已经成为了他的一种生活方式,而且他的读书与求知紧密相连,在读书过程中有思考、有借鉴、有批判。 历日经年,功果自显,以至于后来能将读到的东西脱口而出,运用自如。同时掏地、挑粪、耕种、锄地、收割、担粮,别人怎么做,习近平就跟着学,遇到不懂的问题,他就向村里人请教,渐渐地也成了种地的好把式。 书中汲取的精神、思想上的营养结合着他农民化的实践,为他今后的人生道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对我们而言,同样要有“一物不知,深以为耻”的精神,一方面脚踏实地的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在工作中学习获得技能,一方面通过读书求知开阔视野,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相信我们亦能在岁月的洗礼中涅槃重生,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业绩。 脚踏实地,埋头实干 读到第二章“窑洞里长满了故事”时,被总书记的脚踏实地、埋头实干的作风而深深震撼,“农历二三月,陕北冰雪刚融化,寨子沟打水坠坝,习近平卷起裤管,光着脚,站在刺骨的冰水里干活……”他是乡亲们眼中不管多苦多累都从不“撒奸儿”的好后生。 当上村子里的党支部书记后,他从发展村子经济,改善村民生产生活入手,以创新的眼光埋头苦干,通过建沼气池、淤地坝、打井、创办铁业社等解决了梁家河的生产和生活问题。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信任与支持。 同时受习近平的影响,村子里的小伙伴的认知甚至是整个梁家河村民的认知都得到了改变,村子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除了习近平设身处地的为他们谋划之外,更多的是他们从习近平身上看到了务实,看到了希望。所以,才有了后来的随娃“一碗水端平”的故事,有了“行动上的巨人”铁锁,有了今天梁家河衣食无忧的生活。 联系到自己,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最重要的是树立坚定明确的目标;有脚踏实地,埋头实干的态度;有甘于寂寞、抵制诱惑的定力;始终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积极主动的适应环境;才能在过程中见证自己的成长和收获。 读完《梁家河》,久久回味不已,仿佛置身于阳光普照的陕北高原,仿佛游荡在流水潺潺的梁家河,整个人的灵魂受到了一次盛大的洗礼。回到现实中来,作为一名五局员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保持激情,撸起袖子加油干吧,为公司的发展保驾护航,为国家的繁荣富强添砖加瓦!(文/盾构分公司青岛地铁8号线项目:毕烁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