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厉害了!” “点赞!” “为了运材料,马都用上了!” 这一天,在重庆轨道交通九号线一期工程建设者们的朋友圈里,一条短视频成了热门,引来大家的点赞、表扬。 视频中,在台商车辆段现场,伴随着马队负责人的吆喝,一列马队正顶着烈日、驮着物资走上陡峭的边坡。 地处城区的九号线为何会“突然出现”马队?这还要从台商车辆段这个工点说起。 作为全线唯一车辆段的台商车辆段迎来重大节点——首列列车接车。为了完成接车计划,车辆段面对巨大生产压力,为确保接车通电,在指挥部与各项目部的协调下,只好将进行场内轨道及通信专业施工放在前面。 7月底接车节点顺利完成,此时台商车辆段的土建施工单位——中建隧道十一标项目部却犯了难,他们要继续进行场内未完的施工任务,但是截水沟砂石料无法运至现场,仅有的通道要从出入线路基段运至东侧边坡截水沟。 “距离太远、120吨的材料太重,都是山路没法走!”在近40度高温的重庆,现场管理人员们焦头烂额,都有些“上火”。这几天会议主题、工作交流都绕不开这个“大麻烦”。有丰富施工经验的管理人员们想了很多招。 “吊车运肯定不行了,接触网带高压电,太危险!” “人工运呢?” “那更不行,天气这么热,肯定不能人工运!” “且不说人工运效率低,作业时间延长到晚上,边坡这么高万一走夜路看不清,出事了可不得了!” 车辆段内有隧道工程、明挖箱涵工程、路基工程、房建工程、管网工程等,工程类别涉及太广,大多措施都有一定风险或影响,或是面临过高运输成本压力。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没办法了,不然只能像我们老家建房子那样用马运了!” 集中讨论中这不知谁说的一句,一下子就驱散了会议室的低气压。大家纷纷开始认真讨论起用马队运输材料的可能性。 “那个坡那么陡,用马运输可能反而还比较稳妥。” “这样效率是低一些,但是总比这么拖着好。” “那我们赶紧算算成本。” “马呢?找了吗?有资源吗?”大家又纷纷开始联系求助马队资源、核算成本,确定这个方案的可行性。 最终,才有了前几天朋友圈中的短视频。虽然是只有三匹的小型马队,却成功在四天内完成120吨材料的运输任务,比计划提前一天,高效完成运输任务! 重庆轨道交通九号线一期工程自开工以来,就面临征迁协调难度大、现场履约难度大、技术创新难度大等三大难题。自站后施工全面铺开以来,在资源组织、协调施工方面的工作压力更是骤增。面对重重困难,渝九人不怕苦不怕累,为了高效施工,指挥部派驻现场工程师、组织夜巡,各标段强配资源、组织24小时三班倒连续施工,在保障安全质量的前提下,全力以赴向建设目标冲刺。 “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马队运输也成了九号线解决现场众多实际问题的独特缩影。今后,相信攻坚路上的渝九人,还会书写出更多精彩的建设故事。(邓光玥、张广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