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立恒,你去盾构干测量啦?”我惊奇地问道。
“是的,娟姐。”他淡淡地回答到。
“盾构很累很苦呢,而且你是要干测量,你这细皮嫩肉一面书生的行头,能坚持的住吗?”我好奇地问。
“别看我瘦,全身都是肌肉”,他调侃道。
事后得知,张立恒去年在试验室实习了一年,对试验员每天工作的“套路”已全部掌握,他觉得多折腾,多尝试,多方面学习技能才不负年少青春。于是他主动找领导申请轮岗去最苦最累成长最快的盾构测量组“长长见识”。
再见张立恒时,他白嫩的肌肤变成了小麦色,清秀的面庞,有了几份成熟男人的沧桑感。
可以想象他这两个月来在盾构工区得到的“黄埔军校”般的锻炼。
“每天跟着测量组长,从早上七点到下午六点,都在隧道洞内,在车上不到1平方米的作业面上爬上爬下,测量作业,打钻装架子。”提起“锻炼”的日子,他似乎有些骄傲。
隧道内温度有时高达四五十度,进去一会就汗流浃背,身上的衣服和水洗没什么两样。
“我在洞内俨然就是一个‘水桶’,一天轻而易举喝上五六斤纯净水。”他兴高采烈地给我讲述他的辉煌“成就”。除了下隧道之外,他们有时候在地面顶着38度烈日做地面复测,有时候在车流量少的深夜加班加点做地表沉降,回来后再认真整理地表沉降监测数据,做各种报表。
每天这么大的工作量,他没有叫苦,也没有喊累,这对于一个被父母视为手中宝的95后的孩子来说,着实是不容易做到。他乐观地信奉着:成长就是要俯首付出,才有可能收获你想要拥有的东西。
下班后疲惫的他没有“葛优躺”着玩手机,也没有倒头昏昏而睡,而是潜心钻进他的乐器世界,乐不思蜀。他利用自由时间学会了洞箫、陶埙、阮上、低音号……各项乐器都学的很精通,每次项目部举办演出活动,他都会给大家演奏一曲。
在项目部静谧的夜晚,偶尔也能听到他吹奏的洞箫,悠扬的萧声总能让我们消除工作的疲惫,释怀生活中的烦恼,也给予我珍惜当下,热爱生活的启发:虽然工程人的生活方式“四点一线”圈子小,单一枯燥,但我们可以花费心思将生活装扮成绚丽多彩的模样。工作之余,我们可以继续学习考证;酷爱运动,可以和三俩好友,去户外健身;也可以静静地享受一个人的世界,去看书,去探索未知的世界……
其实任何工作都是千篇一律,从年头重复到年尾的,但你想将周而复始的工作做得不乏味,最好有职业规划,可以多方面拓展专业技能,全面提升自己专业素质,你会发现工作也来越有趣。
“下个月要潜心学习二胡。”张立恒说。
他总是在不断学习中,他是个刚毕业的新员工,但也是我的榜样,是他让我明白,年轻时永远不要停止前进的脚步,要学习,要进步,要折腾,要将短暂的生命装扮丰盈。
“等将测量学会后,想去工区体验一下现场施工员的生活。我还是个无知的孩子,我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
是的,我们要学习的还有很多,很多。(文/中建隧道深圳地铁9112-1项目:魏艳娟)
|